第六百二十章 考察-《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2/3)頁
阿音和梁慧麗聽得目瞪口呆,簡直無法想象那場景會是什么摸樣。
李君閣親眼見到過獨水溪上游團魚集中產卵的生命奇景,倒是大致推想得出那個場面,對梁慧麗說道:“梁丫頭,盤鰲鄉的地理劣勢同時也是地理優勢,只要我們控制住出口,這些東西就沒法往外帶;然后教育好鄉親們和游客們,剩下的就是水磨功夫。”
“把這兩方面做好,用十年時間,將當年的盛況恢復出來,不是沒有可能!”
老族叔說道:“今年情況好多了,自打出了我這個例子,鄉親們又開始相信盤鰲大仙的老典故了,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都叮囑家里弟子莫要在溪里抓團魚了……”
這下子船上剩下的三個人又哭笑不得了,這樸素的實用主義真給鄉親們領悟得透徹!
三個大學生兩個鄉村干部,按理說破除迷信是他們的職責,可信迷信還有這等好處,都不知道該咋說了。
算了,因勢利導吧……
間或出現的一些農房引起了李君閣的注意。
現在正是桃樹,梨樹,李樹,櫻桃打花蕾的季節,家家房前屋后,都少不了幾棵老樹,老屋周圍紅白掩映,雖然未到盛期,但已經開始有些可觀了。
阿音舉起相機,咔嚓咔嚓響個不停。
老族叔說道:“桃三杏四梨五年,櫻桃十年才滿盤。這些都是家里老人栽種下的,多少是個念想。好些梨樹,山櫻那都上百年了。桃樹是以前弄罐頭廠時種的,也有二十多年了。還有不少的橘子樹,不過現在誰還吃橘子罐頭,于是基本上都砍了。這些樹要不是花開得還算好看,也逃不過當柴燒的命……”
梁慧麗李君閣阿音三人你看我我看你,都能看到對方眼里的喜色。
梁慧麗看著李君閣灼灼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鄉里統計過果樹存量,是為了給荔枝樹挪地方,我還真沒注意過這些樹的壽命問題……”
李君閣對老族叔說道:“老族叔,鄉里的這些老果樹,大致還有多少?”
老族叔指著上游說道:“鄉場出來,過了龍首橋,沿著盤鰲溪往上二十里,人家主要都分布在臨溪右邊,約莫百多戶吧。每家現在應該還有六七棵老樹。”
“不過前年去年荔枝賣得喜慶,加上現在技術好了荔枝樹三年就能出果,大家正商量著改種荔枝樹呢……”
三個人同時伸手:“可別!”
然后就見阿音舉起相機狂拍,李君閣喜得抓耳撓腮,梁慧麗摸出手機就給自己的副鄉長打電話。
老族叔見到突然發狂的三人,嚇得篙竿都差點脫手:“咋……咋的了?”
李君閣說道:“老族叔,用不了再等三年,盤鰲溪,明年就活了!”
就聽梁慧麗說道:“王鄉長嗎?我慧麗啊……我們鄉的果樹普查,少了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樹齡……不是要淘汰老樹……你先將這個數據補上,尤其是沿盤鰲溪一帶!嗯,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立刻去做,其他等我回來再說……對了等等……”
說完對李君閣說道:“二皮,還有啥要交代的?”
李君閣說道:“最好還有樹高,樹冠覆蓋范圍直徑,每年大概的著花情況……還有告訴鄉親們,不能砍掉……告訴他這是命令,后續工作等我們回去再慢慢做,總之這些樹是寶貝,絕對砍不得!我想想讓副鄉長怎么說……就讓副鄉長告訴他們,每處林子,就能抵一棟木樓,沒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