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奉旨打野-《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2/3)頁
九萬公頃,說起來不小,其實也就九百平方公里,三十公里乘三十公里,根據中科院最樂觀的估計,霸王種群數量,頂天也就九十頭。
不過事在人為,基因多樣性是很神奇的事情,和數量多少不一定存在直接聯系。
比如當年的朱,韓國種,日本種相繼滅絕,最后在中國一共也就發現了七只。
但是從人工繁殖搶救到現在,這個物種數量已經恢復到了兩千多只,分布地從秦嶺擴大到了北方和南方不同的省份,和水杉一樣,是中國人在搶救瀕危物種方面對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
這是中日韓三國聯合的大工程,通過制定嚴格的配對繁殖計劃,人工種群的遺傳管理譜系,放歸自然形成野生種群并產生變異個體等方式,一步步解決缺陷基因干擾,提高孵化率,終極目標是讓曾經僅存七只的朱,重新變成大自然中的野生物種。
雖然步步艱難,但是曙光就在前頭。
現在,輪到霸王了。
瞿院士首先提出通過人為干預,加快保護區物種恢復的計劃。
以后的李家溝集團,還要承擔國家任務。通過人工繁育,向保護區投放各種動物,比如雞類,林麝,獐子,麂子,巖羊,水鹿……并使它們盡快成為種群。
同時還需要控制野豬,野兔等過盛種群,恢復其它草食動物的規模,讓保護區的物種結構快速合理化,之后再推動霸王的繁殖擴群工作。
因此打掉大野豬,也是霸王搶救計劃中的一部分,用李君閣的俏皮話說,這叫“奉旨打野”。
于是李君閣對表哥說道:“用不著,獵戶叔和育爺爺說了,就將小豬們放到天書崖燕子洞后面就可以了,那里是冬季蜀山動物的越冬地,先讓它們在那里適應,等翻過三月,小豬們就會自動跟著其它動物回蜀山。”
表哥早就手癢了,聞言大喜:“那還等啥?現在就上去吧!”
接下來的幾天里,育爺爺,獵戶叔,表哥,李君閣,兩人一組,在蜀山上縱橫,很有當年流寇們的架勢。
育爺爺和獵戶叔一人帶一個,教導李君閣和表哥尋覓跟蹤獸跡的本事兒。
幾天來,四人已經打了三頭一百五十斤的以上的大豬。
南方的野豬和北方不能比,一百多斤就很大了,兩百斤以上那就可以稱為豬王。
每打完一頭,李君閣就打開gps定位器然后召喚麻頭或者金毛,給寨子里的人指示,那邊音爸爸自會組織人手拿著跟蹤器找過來將豬抬回去。
今天育爺爺和獵戶叔都懶得出來了,按育爺爺的說法,手藝學得差不多了,就該兩人自己練,漢家春節前再打掉三頭,明年寨子就不用擔心了。
育爺爺一不在,李君閣就開始動歪腦筋。
將麻頭金毛叫上來,快,小乖乖們給爸爸找豬去!
然后打開ipad,跟著上面倆扁毛畜生的衛星定位盤旋路線,提前到預定位置埋伏就行了。
兩人一身雪地迷彩,正趴在石頭堆里,舉槍瞄準前方一百米外的灌木叢。
天上已經出現了一只孤鷹,盤旋了有一陣子了,ipad上顯示那是金毛。
然后就見李君閣一扣扳機,只聽“噔”的一聲槍機組件撞擊的輕微響動,表哥的三倍瞄準鏡里,遠處灌木的樹枝上有些許的雪花墜落。
“靠!你都看見了嗎就開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