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科學家曾對人體在干燥的空氣環境中所能忍受的最高溫度做過實驗:人體在71℃環境中,能堅持整整1個小時;在82℃時,能堅持49分鐘;在93℃時,能堅持33分鐘;在104℃時,則僅僅能堅持26分鐘。 而火災中死亡的人,大部分都是因為煙氣窒息而死。 此時距離被困,已經過去了40分鐘,里面的人早已危在旦夕。 原點將攝像頭所拍攝的畫面傳輸到了張非的手機上,此時可以清晰地看到,倒塌的墻壁,堵住了人們的唯一的生路。 但是也提供了一層保護,避免了人們直接被大火燒死,或是被濃煙熏死。 眾人緊張的圍攏過來,看著小小的手機屏幕。 機器人的機械臂上端,輕巧的切換形態,變成鉆機形狀,開始切割厚實的墻壁。 高溫加上稀薄的空氣,被困的人幾乎已經失去意識。 高強度的鉆頭不斷地深入,同時機器人的其他觸手也沒有閑著,將碎石挖掘開來,避免砸到內部的傷員。 “真的可以?”消防負責人都已經看傻了。 火災救援中最難處理的就是這種情形,現代人因為防盜問題,家中都安裝了厚厚的防盜門,加上防盜窗。火災來臨,門被燒的變形,只能強行破門。 但是處于火場之中,很多的機械設備根本無法動用,很多時候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人死在里面,這種慘案已經發生數起。 然而這種機器人在這么惡劣的環境下依然能夠工作,簡直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以往的時候,雖然也有人提出救火機器人的構想,但是一直無法實現。在火場里面,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而且局勢瞬息萬變,很多的想法雖然很好,但是實踐起來有著重重的困難。 然而這種機器人,正是破解了這種困局,若是能夠投入市場,該能救多少人命啊! “快快快,愣著干什么?指揮消防員接應啊!”陳秀奇氣道,眼看就要挖開了,這邊的人還愣著。 只過了不到一分鐘,墻壁就被挖出來了一個大洞,透過攝像頭已經可以看到里邊昏迷的數人。 而此時機器人一邊清理道路,一邊開始噴灑水霧給人降溫,并通過滅火器來清理周邊的火苗。多管齊下,效率極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