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道之門前,骨如梨棠。 東皇鐘響,眾生奏樂! 石為萬世不朽,金為百劫不磨? 錯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李辟塵輕輕開口,如夢囈一般。 “這就是我的誠心,要斬了你的誠心,你感動了嗎?那就......開吧?!? 天阿劍轉,橫掃坤乾仙天! 大圣的樂土被一劍分開,那晝日之陽與深夜之陰也俱被斬斷,石人慘叫著,不甘心,轟然炸裂在天地之間,殘軀墜出,這片樂土的壁壘終于徹底粉碎,混沌的光芒照落人間,緊跟著而來的,是一道浩大到不可計量的怒意。 那是大圣的注視,落在了人間! 東皇揮劍而起,那劍尖的光芒,原本就是為了這道怒意而準備的! 無欲天帝的化身......終于降臨在五重樂土——! ........ 帝鄉之中,殷山之后,那座古老的神宮內,有一道輝煌的光芒顯化。 至高的帝座上,純白的熾火寂靜的燃燒,隱隱間,有一位帝君顯化,端坐不語。 虛幻的身影中,有一道法在流轉。 那是名為“天帝”的太上之法。 ........ 鏡湖之畔,大桃樹下。 清靜經在響徹,不斷回蕩。 于是原本坐著的三我,發生了變化,那是被清靜經所影響,但又像是從過去與未來顯化的影子。 無人可言清靜經,太上八十一化中,最玄妙也是最神秘的存在。 或許它才是最古老的? 或許洪元本并非第一古老者? 呵呵,誰又會知道呢。 三尊道影被呼喚來了,在此刻代替了三我,這是李辟塵所無法知道的情景。 而三災道人于三我的眉心中消失,似乎不存在于世間了。 那盤坐的三尊道影代替了三我,第一位出現的在最右邊,他是李辟塵的模樣,穿著陰陽的袍子,略有古舊,但卻是滿頭的黑發,并年輕到極致,腰間配著赤紅的玉劍,身后立著的,是那尊圣人的石碑。 清風在轉,經聲朗朗而言。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光陰如箭,亦如劍,這天,空曠曠不可細言,細言便不是天了。” “這一世,以誰為起?以誰為終?是清靜起而清靜終?圣人神人與至人?如今圣人已出,神人朦朧,至人觀天,也該再次回來了,只是不知道,這三尊位置上,又會出現怎么樣的變化?!? “每個人的心神之中,都有三至尊的存在,代表了三種不同的路,未必都要走完,但是一定要走上其中一條才行,多數的人選擇無功的神人,因為神人不需要忘情,亦不需要觀眾生,故而神人最是灑脫,然而很多人最后也失于神人?!? “少數的人選擇極其困難的至人,目標向著大道而去,但最后都是飲恨,那座大門前埋葬了多少的枯骨,全都是在訴說至人的凄涼。” “只有寥寥幾人選擇了最下的圣人,雖然圣人無名,亦是最下,但要做成圣人之事,卻難如登天,諸塵因果執念糾纏,到最后要一一斬去,談何容易?更甚之,會有身死靈消之厄難。” “大道難求!” “太上為人,八十一人,皆是無名之君的化身,從無中來,到有中去,這才是八十一化。” “這個有是什么有?無就是無了,但是有,所謂道有,道生,道起!至人是超脫,是道之外!神人是道意,是道之根!圣人是眾生,是道之內!” 圣人在笑,花鳥魚蟲,萬世之光匯聚在他的身旁。 而另外兩尊,中央的一尊“本我”突然變得虛幻無比。 此時,最左側的一尊,開始顯化出了新的模樣。 左側的那位,青衫金綾,墨甲云冠,身上燃燒著蒼天的烈火,仿佛是一位天帝臨凡。 “李辟塵”看向那尊“天帝”,微微點了點頭。 天帝還禮,稱聲道: “多謝圣人迎我。” 那尊黑發的李辟塵開口了,聲音朗朗。 “恭賀至人歸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