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百年的歲月悄然流逝,在元荒之中,李辟塵完成了對于所有樂土仙人的教導,這其中,如楓雪老人,齊靜霜一般的天縱人物,短短一百年的時間就已經修持到了近似地仙的境界,這源自于他們本身已經掌握了道路,此時要做的,不過是在新的道路上,重走一遍自己的道理罷了。 無欲大帝的修行之法是有缺憾的,但并非是不正確的。 神仙的頂峰,守缺或是抱元,這對于他們來說,已經堪比原本的大乘境,當然,齊靜霜自然要比原來弱了不少,畢竟以她一人可力壓其余五位宮主的法力來看,她本身就屬于真正的地仙之境了。 只是沒有元神,故而前面已經沒了道路。 百余年來,那位叫做聞人牧的少年也終于成長到了可以交托一切的地步,大庭圣部的傳位開始了,陳道生卸去圣人之職,進入帝山參悟天意,而祝融氏成為大庭圣部新的主人。 同樣,當年埋葬的共工有了異動,只不過玉皇氏還在元荒,且還有更為強大的一批人,導致他的怒火無法發泄,因為大庭圣部之主,原本的位置應該是他的。 龍首巨神們成為了帝山的護佑者,而這些巨神的特殊性也逐漸顯化出來。 李辟塵發現,靈光無法點化他們,也就是說,他們的智慧生來如此,以后也當一直如此,這些家伙說是巨神,倒不如說是原初的神物,或者說是黃巾力士一般的道兵。 只不過,黃巾力士是人為用符篆變化,而龍首巨神,則是天地自然化生的至高神圣,降世便是地境,亦有元神存在,只不過他們的元神極其的朦朧與模糊,沒有固定后的真形,這表示著諸多巨神沒有“三我”的存在。 沒有三我,自然就沒有所謂真靈之神與陰神陽神,故而只有“先天以來一道靈光”,混沌未曾分開,也不可分開。 而李辟塵在這百年之內,依舊沒有去尋找津水盡頭的天碑,原本李辟塵便并無興趣,在直面過神祖的一道意志之后,忽然覺得,原本吹上天的那個碑文,號稱太古至圣所寫的《三墳》之書,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畢竟自己都和最高的那個存在對過話了,你個太古至圣還不知道是哪個疙瘩角里蹦出來的。 當然,想是這么想的,事實上,如果能見到《三墳》這本書的話,或許還是對自己大有裨益的,然而李辟塵卻更加明白了一些東西,故而現在是“刻意的”避而不見。 神祖的意志說過,他還沒有墮入紅塵,不曾擁有自我,保持著渾淪的原初性,如果失去了,就會變成新古人與舊今人一樣的存在,再也聽不見渾淪和太一的聲音。 這其中的墮入紅塵,人間是紅塵,紅塵卻不是所有的人間,此話同樣發人深省。 不應該去窺視自己達不到的東西,三我的奧秘,不是地仙可以去探尋的,或許執著的去看這些本不是這個境界該看的東西,反而會陷入更大的迷障中。 何以真身入妄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