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太寧,太乙-《峨眉祖師》
第(2/3)頁
死中求活!
“你要把我碾為塵埃,那我就先化為塵埃,再重新聚攏!”
他有這種想法,同時也確實在實踐,這一瞬間,他試圖把越發(fā)壯大的天祖從身上剝離,因為他的肉身已經(jīng)崩潰,精神也即將化為虛無,而天祖卻越來越強,也有取代他,吞噬他的傾向。
同樣,削弱力發(fā)現(xiàn)主導(dǎo)者開始變成天祖的時候,那股鎮(zhèn)壓與碾碎的力量,便不斷向著天祖傾斜,而就是在此時,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平衡。
天祖開始成為天尊劫的主要目標,但是最終會成功的,必然還是鴻蒙,后者把自己化作半個虛無態(tài),一切都化作塵土,能分散多小就分散多小,附著在天祖上,自己短暫化為天祖的傀儡。
他的辦法起到了效果!天祖被不斷削弱,而鴻蒙正在逐漸衍化浩瀚氣象!
萬物莫不在聚散無形之中!
故!
“神而不可見謂之真!”
鴻蒙大圣處在一刻之間出現(xiàn)的變化,宛如一鍋沸騰的水忽然被加入了涼水,短暫的寂靜,而東皇的位置,隨著星盤的坍塌,肉體和精神也仿佛要被徹底凝固,身體不僅僅在崩潰,在擠壓,同樣也在伴隨著石化。
“逆天而行......天尊的天.....”
東皇太一的聲音在冥冥漠漠中響著,如無根的游魂,聲音在不斷重復(fù),這種回響充斥著這片太平衍化的過去宇宙。
“通向過去的小徑山路,登臨當(dāng)世的凳子長梯,我在哪里....我是誰.....”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東皇太一忽然記起清靜經(jīng)中的話。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失去真道,妄與真,流浪生死....著萬物而生貪求.....妄心驚神.....”
萬物中,凡是有形質(zhì)的,都是后天之物,而物無其物,先天的東西,往往都是概念所成,或者元氣所凝固,究其根本,是謂之真,是“空無”。
修道之士,應(yīng)當(dāng)認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而放下后天有形的假物,如此才能修道成真。
三者既悟,惟見于空:三者,指心、形、物。
空,無,道之用。
凡一切眾生,莫不是都執(zhí)著身、心、外物三種東西,而學(xué)究大道的人,又常常執(zhí)著外面的乾坤,內(nèi)里的真靈,遠盡的神通,以至“凡”能證“圣”,“圣”不能成“真”。
萬物莫不在探索執(zhí)著之中!
故!
“圣而不可知之謂真!”
東皇太一感嘆,這到頭來大道理大造化居然還是都在經(jīng)文中,若是能夠爐養(yǎng)百經(jīng),可供自己修行,天下不論再出現(xiàn)什么樣的變故,將百經(jīng)參透悟徹,那還有什么問題是不能迎刃而解的呢?
天尊劫雖可怕,但也依舊在羅天之內(nèi),在無極之下啊!
如果把現(xiàn)在的自己比作一面破碎的鏡子,而天尊皆的維系力就是修補鏡子的機器,當(dāng)它發(fā)現(xiàn)修補不了的時候就會進行毀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