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操縱未來,亂我心境,時至今日,你依舊不敢見我!” “既若如此,我何懼之有!” 太乙天尊忽然冷靜下來,清靜經(jīng)在心靈中運轉(zhuǎn),那圓滿的環(huán)中,開始誕生出如嫩芽般的光影。 “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且夫物不勝天久矣。” 清靜經(jīng)在他登臨天尊后,心境達到十重圓滿,結(jié)果又衍化出后續(xù)三境,此時清靜才真正開始修行,這三重是核心,亦是關(guān)鍵。 緣起于此經(jīng)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 有太上清靜所衍化出來的三重心靈之境! 心境第十一重,“致虛極”——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 乘云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知古初無物,杳冥無有。 心境第十二重,“吾喪我”——方生方死,生死藩籬,絕圣棄智! 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心境第十三重,“恒無有”——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以無為來觀察世間的奧妙(運行規(guī)則),以有為來觀察世間的規(guī)則是如何運行的。 尤其是最后一重,又稱為“莫若以明,無止止境”! 止境為定格世間一切變化,而無止止境從字面意義上理解貌似是清靜止境的升級版本,然而還有前面四個字,莫若以明。 小道,世間道,人之道,天之道,大道,我道!證道明道,明道以后,是非皆明,成就虛靜之心,觀照諸道,上無止,下無止,故稱無止之止。 因為諸道已明,故而并不是“永無止境”,世間一切盡數(shù)通曉,未知也不再未知,到了這一步,已經(jīng)知無可知,所有的一切都沒有辦法瞞過清靜者的觀測,然而到了這個地步,清靜經(jīng)中昭示的,它會成為世間最龐大的枷鎖。 太上之法中最大,也是最可怕,最遙遠,最不可能被戴上的枷鎖。 而且一旦戴上,就永遠都取不下來了。 太乙在此時把心靈境界向前推進,那株嫩芽在圓環(huán)之中逐漸生長壯大,當它徹底舒展開來,打開那絢爛的花朵時,便是心靈境界,從第十境自然,進階為“致虛極”的時候! “我就是我,舍棄姓名,我亦是我,過去如我,未來是我,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既然是另外一條未來的我,那也依舊是我!” “你以為我不敢取回名字嗎!” 太乙天尊的心境毀滅一切大妄,此時蔓延出去,那恢弘的圓環(huán)中,那株渺小的嫩芽綻放出無比輝煌與耀眼的光芒! 他和雷聲普化的“奪舍”狀態(tài),瞬間又對調(diào)回來! 三萬六千光陰蓮華重新衍化,在這一刻聚集到那圓環(huán)的下方,而太乙天尊一只足尖輕輕點壓,那三萬六千光陰蓮華,在眨眼剎那,凝聚為一朵九色蓮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