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清界中有三十四重天,一重天的殺伐之力比一重天重,同樣一重天更比一重天清澈,至上之清,斬拂歸無,上清二字中未必沒有這一重含義。 上清者,至高之天空也。 三十四鋒芒乃上清三十四天空所化,一重比一重強大,一重比一重鋒利,直至世間無物不斬的青萍劍,也未必有這道念頭來的鋒銳! 只是上清界三十四鋒芒只屬于太無天尊一人,屬于“異常”。而青萍之劍則是羅天力量的一種體現,代表世間最鋒利之物,所以是“恒?!憋@化。 這道念頭凝為劍形。 于是世間十方之銳盡數聚于劍鋒之上。 這是一柄長劍,若是按照凡間的看法,約莫是七尺之劍與三尺之劍的差別。 這可以從劍本身的比例上看出來,雖然太無天尊顯化的這柄劍極其巨大,但是對于諸天尊來說,縱然大如數萬星系,在他們眼中也不過尋常大小。 只是在大圣級乃至以下的人看來,那簡直就是天之怒火,不可抵擋,大過天宇洪荒,扛之必死。 這柄劍介乎于虛無與真實之間,以念成劍,三十四重天的鋒銳體現在每一頃刻震蕩三十四下,嗡鳴三十四次,一次比一次劇烈,而每一次的震蕩都會引動羅天出現三十四片巨大的天空豁口。 去也! 只是冥冥之中的一道念頭移動,上清界三十四鋒芒直接擊中了太乙的念頭! 不需要看見他的形態,哪怕是在十方之外,亦不能躲! 精神碰撞,清靜漣漪散開止境,三十四鋒芒破碎清靜天盤,太乙在虛無之中似乎開始移動起來。 一觸之下,太乙后退。 上清界三十四鋒芒調轉鋒銳,再度擊出。 太乙再退。 “上清之劍,一擊勝過一擊,縱然你在十方之外,我在十方之內,但你依舊避我,如凡人避神明?!? 太無天尊轉動那上清界三十四鋒芒,此時連擊太乙,羅天裂隙,黑海巨河越發浩大,而遠處太初天尊的力量也逐漸膨脹,讓太寧天尊再度被壓垮下去。 此念頭掠過世間,于是世間成為篩子,此念頭掠過萬星,于是天火神炎盡數熄滅。 此念頭掠過世間蕓蕓眾生。 眾生膽顫不能言。 念頭之劍,掠過列缺巨闕。 金劍威風,調頭來斬,仿佛感覺收到了羞辱,于是金色雷霆化為鎖鏈,將那念頭團團圍住。 嗡—— 三十四重上清天空開始輪轉,從一念化為三十四道鋒利劍意。 金劍所衍鎖鏈盡數被斬! 但只此一瞬間,太乙的精神力立刻覆蓋蕓蕓眾生。 “大人無己,請眾生借我一念?!? 于是羅天粉碎之前,懼怕生滅循環的眾生紛紛遞出自己的念頭。 不論是恐懼還是憤怒,亦或是歡喜與悲哀。 大執著與大遺憾融為一體。 一只大手從冥冥中砸下,上清界三十四鋒芒被大手所阻,轟擊其上,但這一次并未洞穿。 兩相經文依舊在對撞,并且衍化的威能與裂隙越來越可怕。 世間化為漩渦,太無與太乙的經文碰撞使得萬象都在終結與復蘇之間搖擺來去,那凡塵之中,無數白骨從泥土中站起,化為活人,復又血肉蛻盡,重為白骨。 生死的界限在此被扭曲,太乙本身已經超于生滅,但是他的法與道體現在八方世界,在重重羅天,在億萬萬塵沙海內,顯化的便依舊是十方之內的力量。 太無天尊起三十四重上清界,太乙天尊身處十方之外,移動霹靂五星,灌注眾生之念。 于是上清鋒芒遇到霹靂金光。 霹靂五星漸成黑白二色。 金色的霹靂之光也化為黑白之光。 “天有大缺,世有巨隙,淵見深壑,此天者,此世者,此淵海者,皆在陰陽中央。” 太無天尊的本體,青白色的大日開始閃爍。 上清界三十四鋒芒直殺而去。 “多言無益?!? 太無天尊落下話語。 “且聽清靜?!? 太乙天尊的聲音帶著那黑白霹靂從十方之外重重砸落。 上清界三十四鋒芒與黑白霹靂打在一處,一道金光從中發生,卻又變成恐怖的白。 那抹白芒,純凈無暇,包含大恐大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