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縱然是浮黎元始天尊也隱匿起來。 玉童子搖了搖頭。 一念來去,九天十地皆尊我號令。 仙祖露出微笑,卻不是對妖女,而是對李辟塵問道: “我若是逆天而行,可會受到懲戒嗎?” 此言一出,萬圣震恐。 看似是對太乙發(fā)問,事實上卻是在呵問萬界諸天。 但諸天道哪里又敢于回應,便皆充楞裝傻。 仙祖失笑:“你看,它不敢,所以我這一生從未曾敬天半尺。” 萬圣點頭,卻盡數不敢言語。 您老人家說法,我等靜聽便是,天算什么,在您眼中自然是什么都不算的。 妖女則是有些發(fā)愣。 她隱隱感覺到哪里不對。 仙祖都念頭再次轉了轉。 他對李辟塵道:“你敬天嗎?” 李辟塵不假思索:“我是極尊敬天的。” “天生萬物以養(yǎng)眾生,若無清天,便無大地萬象。” 仙祖笑起來:“我知道你會這么說,因為你總是把萬物向好的方面看。” 他這么說著,便對空蕩蕩的高天道:“你們呢?” 諸圣皆不敢答,卻皆若有所思。 此天是何天? 那五個故事被傳到諸天之中,萬圣皆已聽聞。 仙祖問他們怎么看。 萬圣各有所答。 不敢不答。 仙祖那根手指依舊指著清天。 縱然此時的天,早已被霧氣遮掩。 他忽然誦起經文來。 莫名其妙卻又無比飄渺的道經,仙祖的聲音回蕩在舟船上,甚至都無法在周河上傳出多遠。 但是此時,霧氣開始洶涌,宛如光陰一般向前方流淌;水流變得浩大,無數的魚蝦從水波中涌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萬物都在復蘇,都在爭斗,這是驚駭天地的機緣,這是送給螻蟻的機遇! 諸天中,萬圣也在聆聽,他們凝神屏息,他們感到不可思議。 但誰都可以聽。 唯獨天地聽不得。 仙祖不想讓天地聽。 他甚至不用多說什么,天地便主動退避,絕不敢聽。 李辟塵頓時失笑,極為莞爾。 到底是個孩子。 天地為眾生衍苦,他便讓天地也得大苦,且有苦難言。 更不敢言。 世界無人不懼這個童子,正如之前一念電轉驚雷,九天十地便皆從調遣。 莫敢不從! 船舶上的五人聽得那些經文,他們也看到了四周的魚蝦翻跳,此時周河下升起滔天巨浪,一只豬婆龍從中鉆出,瞪著一雙龍眸,不敢呼嘯,只是一聲不吭的游蕩在周船邊上,為其護法。 仙祖依舊在誦經。 他忽然有些不喜那只豬婆龍,于是便看了它一眼。 這只豬婆龍慌忙潛入水下,把最好的區(qū)域留出來,重新交托給那些魚蝦。 仙祖便很滿意。 這是給螻蟻聽的,雖然豬婆龍也是螻蟻,但它強行占據魚蝦的位置,便讓仙祖很不喜歡。 諸天深處,有兩道人影突然出現,從無形無相之中,顯化為有形有相之物。 他們同樣不敢妄動,同時似乎找到了回歸真實的方法。 萬象魔主與太虛祖師,這兩人注定只是配角,他們的故事或許在另外的時空中會得以衍化,但迷失了無盡歲月的他們,終于在此時回歸了世間。 順著仙祖的經義。 同時他們心中亦有巨大的震恐。 仙祖回到了人間。 這是足以讓諸天靜默的大事。 足以讓羅天,化外,空無都感覺到懼怕的事情。 他們不敢反抗,在迷失于虛幻真實無數歲月后,他們也參與了誦經。 他們曾經看到過一個天尊。 他也迷失了,但是不久前剛剛重回世間。 無形無相是不好證實的。 萬象魔主與太虛祖師斗感嘆世間的神異,巨大的機緣讓他們“回到故鄉(xiāng)”。 人神鬼妖佛,他們的目光逐漸被拉長,在他們眼中,這個白發(fā)的童子忽然變得無比遙遠與高大。 就像是開始做夢一般,遙遠,遙遠,逐漸虛幻。 仙祖的手掌在舟船上拍了一下。 聲音極為清脆,而船舶所用的木材,所能發(fā)出的聲音,本不應該是這樣的。 就像是銀瓶乍破! 就像是云散天清! 書生突然聽到了什么,他豁然轉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