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十一章 狗拉雪橇-《末日求生之我的世界》


    第(1/3)頁

    第六十一章狗拉雪橇

    必須回到華國,回到塔克市,找到家人,帶他們離開,找個安全的地方生活下去。

    現(xiàn)在,想要回到華國,只能自己想辦法!

    根據(jù)媒體曾經(jīng)的報道來看,各個國家對于南極科考的投入已經(jīng)越來越大,不說其他國家,單單李杰知道的,華國已經(jīng)建造了三艘破冰船,其中兩艘位于南極服役,另外一艘位于北極,據(jù)說第三艘核動力的破冰船正字建造當中,而這已經(jīng)是2年以前的新聞了。

    不少科考站的規(guī)模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擴建,已經(jīng)幾乎和一個小村落差不多大,每年數(shù)萬游客到南極大陸來旅游,體驗南極的風光。

    總的來說,規(guī)模稍大的科考站,很可能有科考船,或者專門的極地飛機,甚至商業(yè)最發(fā)達的埃爾莫森科考站,很可能有民用的機場!

    找到這些設備,找到能開的人,就能離開這里!

    接下來,救援每一個看到的人,確定不會因為不會駕駛船舶或者飛機而無法回家;探查每一個科考站,尋找飛機或者其他交通工具,盡一切可能,只為回家。

    看著這副南極地圖,李杰慢慢皺起了眉頭,想法是好的,可第一點,必須確定自己的位置,才能趕往最近的科考站!而且,第一站的選擇必須謹慎,一定要得到交通工具,極地車,或者其他什么,才能去往另外的科考站。

    無法確定位置,就沒有辦法制定目標!

    這是必須有限解決的問題!

    想到這兒,李杰就有些惱火,武杰這王八1蛋實在太狠了,直接爆掉了自己的頭,否則,只要撬開他的嘴,自然就能知道這個假的501基地的具體位置,或者得到地圖什么的;甚至還可能得到更多!

    這么大的基地,必然有人在后方支持,畢竟,建設如此規(guī)模的地下基地,還是在南極這種地方,消耗的資源簡直可怕的難以想象。

    同時,維護這個基地的運轉(zhuǎn),必然消耗很多資源,那么,一定有一支運輸隊,或者后勤保障部門的支撐……

    咬咬牙,將這個念頭甩到一邊,事已至此,在想這些還有什么用呢。

    嘆了口氣,李杰繼續(xù)看這幅地圖,地圖上,除了無數(shù)印刷上的英文名稱之外,竟然還有無數(shù)人為添加的標記,不少標記后面,都用華文標注說明!

    其中,一個地點用紅筆花了一個圈兒,李杰仔細一看,正是華國的極光站,從極光站開始,若干個虛線連接到旁邊的5個原點,其中,一個大圓點,5個小圓點兒。

    大圓點兒上,用黑色的筆畫了一個大大“X”,其他5個小圓點兒則額外寫了說明:“物資已收集”。

    這,是什么意思?

    李杰的神色逐漸凝重,這個X,意味著什么?而這個物資已收集,又是什么意思?難道是……黃海洋將這些小庇護所的物資已經(jīng)集中收集到了某處么?

    這么一來,就必須先去這個極光站看看了!

    打定了主意,李杰先將這一副地圖用手機拍照留存副本,然后慎之又慎的貼身放好,這才稍微松了口氣。

    轉(zhuǎn)頭看向筆記本,李杰端起水杯,押了一口水,這才再次打開本子。

    本子封皮上,工工整整的三個字:黃海洋。

    再次翻開,第一頁:

    “第一天來到南極,到了極光站,無法想象,極光站竟然比我想象的要好太多了……”

    “第一天出外勤,一號庇護所的發(fā)電機防凍液的管子破損了,無法正常使用,我本來打算明天再修,可隊長告訴我,誰也不知道下一次暴風雪什么時候來,它不會等你修好了再來,一旦有人被困在庇護所,壞掉的發(fā)電機就能讓避難的人凍死在里面!拖延癥,在這里會惹出大麻煩,我記住了?!?

    “我失眠了,這個夏天將全部是白天,來之前,我只覺得窗簾一拉,該睡覺睡覺,來了才知道這么麻煩……”

    “南極竟然這么美,聽老黃他們說,發(fā)現(xiàn)了新的冰川溶洞,從他們帶回來的照片里看,整個空間都是藍色,仿佛夢境里一樣,實在太美了,下次有過可以隨隊,我一定要求隊長帶我去看看?!?

    “企鵝,竟然是企鵝,就在激光站的門口,天知道它們怎么會過來,這里的企鵝一點兒都不怕人呢,我第一次看到企鵝。跟著我跑,好像聰聰,哎,不知道聰聰怎么樣了,我走了,爸媽還會不會帶它去體檢,陪它散布……不過話說回來,企鵝吃午餐肉么?我可以省出來一點兒,喂給它們……”

    ……

    “今天,被罰緊閉,因為我給企鵝喂了午餐肉的顆粒,南極條約規(guī)定了,不能給動物投食,不能影響它們的生存,這一切都是禁止的……南極條約罰抄十遍……什么時候能抄完啊!”

    ……

    這,竟然是黃海勇的日記!

    一點一滴記錄著他在南極的工作和生活,其中,不少生活化的字眼和描寫,說明這本日記很可能并不是工作日志,而只是他個人的日記罷了——想來也能理解,在這么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寫日記,就仿佛找了一個不會厭倦的人來傾訴一般,是個解壓的好辦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