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蜀漢的復興》
第(2/3)頁
“改之說對了。當年曹操平定了涼州,先驃騎將軍(馬超)出奔漢中。曹操回到許昌后就被封為魏公。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定漢中,張魯出降。然后這廝回了許昌又被加封魏王……”
“所以,司馬昭要想稱公封王,在篡位的道路上更進一步,就要攻伐我大漢或者東吳?”
說到這里大家終于反應過來了。實際上,在歷史的本位面就是如此。西元263年,鐘會才剛剛拿下漢中,大軍還被姜維堵在劍閣呢,司馬昭就被封為晉公。等到鄧艾拿下CD,司馬昭迅速的又晉位晉王。順利的為后來司馬炎的篡位鋪平了所有道路。
“從高平陵政變開始,偽魏已經有十五六年沒有主動進攻過我大漢或者東吳了。這是因為司馬家在一步步的夯實自己的權力基礎,逐個的剪滅忠于曹魏或者不服從司馬家的力量。現在,這個步驟即將完成。接下來,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年,我大漢或者東吳必將面對偽魏對我們發動的滅國之戰!因為那個時候,司馬昭已經快六十歲了,他等不起了!”
大堂內再次陷入了可怕的沉默。
少頃,張遵挺身而起:“那又如何!這司馬昭不來便罷,若來了,就讓他嘗嘗小爺丈八蛇矛的厲害!”
“不錯,我趙家誓與大漢共存亡!”
這邊熱血的年輕人在表態,那邊年紀稍微大的幾個幕僚卻是眉頭深鎖。
“老廖,你是戰場上滾出來的,這偽魏若是舉全力攻打我大漢,能夠拿出多少兵馬?”
“嗯,偽魏的雍涼兵團大概七八萬人。這是和我軍常年交戰的,戰斗力稍微比我軍最精銳的機動兵團弱一點,但也差不了多少。此外,勇曾經聽廖將軍說過,偽魏在荊州大概有五萬人,揚州大概也有近十萬人,這兩個地方的軍隊常年和吳國軍隊作戰,戰斗力也還過得去。”
“還有就是幽(州)冀(州)并(州)有五六萬,時不時和匈奴鮮卑小打小鬧一下。戰斗力比起雍涼兵團就差得遠了。然后就是青(州)徐(州)五萬人,這主要是屯田兵和后備軍。因為常年沒有打仗,這是偽魏戰斗力最弱的。”
“但是這些都不是偽魏的中堅力量。如關太守剛才所言,偽魏多年來實行強干弱枝的策略。猬集在洛陽的二十萬中軍,那才是偽魏最強大的兵團。二十多年前,諸葛丞相第一次北伐,偽魏大將張郃率領五萬中軍星夜兼程趕赴街亭。雖說當時令尊應對失措,但偽魏的中軍那戰斗力是真強啊!先平北大將軍(王平)的直屬部隊五千人,也只擋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被擊敗了……”
“這么算起來,偽魏的精銳有二十萬,其他兵力三十五萬左右?”
“差不多,偽魏人口是我大漢的五到六倍,如有需要,臨時再征召三十萬也不是難事。”
“那我大漢有多少兵馬?”讓關儀崩潰的是,提出這個問題的居然是簡單簡公子,而張遵、趙毅、孫剛等公子哥也是一臉期待。
廖勇沉默許久,悶聲說了四個字“不足十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