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蜀漢的復興》
第(2/3)頁
“沒得辦法啊。這涪陵郡的人口確實太少了。而且,現在是八月,山上的稻谷熟的晚,這會兒才成熟。所以現在正是涪陵郡的農忙時節。小弟也是把賞格提高了一倍之后才招募到這么點人。”
這種我都看不下去的力資還是提高了一倍的?你要不要再黒一點?
“哎,好吧,看來今晚我是要睡在這里了。呃……敢問關太守現在在哪里?我家家主有親筆信一封。”
“這個可真對不住了。我家家主前兩日已經進山去了。”
“進山?又去捕獵?”
“這個倒沒有,現在捕獵的事情已經由趙家公子全權負責了。我家家主是去找人了。”
可以說,隨著復興社的成立以及各項工作的鋪開,關儀的小幕府各個成員不得不重新進行了分工。
雖然張遵一再要求自己繼續負責捕獵工作,但在關儀看來,這種不顧惜底層士兵生命的殘暴分子是不適合獨立掌軍的。他把張遵踢給了廖勇。兩個人一起負責郡兵和商社護衛的訓練。
趙毅性格沉穩,武藝也不錯。關儀撥了兩百人給他,以后捕獵的事情由其全權負責。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病秧子孫剛被分配到了圈舍,專職養豬。
心思細膩的李密主抓桐油作坊生產。
在姜維的幕府里鍛煉了多年,而且作為譙周的弟子,學識淵博、精通政務的陳壽接管了涪陵郡的所有庶務。
而關儀則帶著馬過、簡單以及一百多個護衛,一頭扎進了武陵山脈之中做起了拆遷大隊長。
這里的拆遷,有兩層意思。
一方面,關儀知道一旦解決了原始資金,那么以后自己的產業肯定會越做越大,相應的需要的地盤會越來越多。所以,以涪陵縣為中心,初步計劃一年之內,方圓五十里的山頭,都要切實的掌控住。那么,在這個范圍內的五溪蠻村寨,就需要搬走。
另一方面,一旦復興社的各項實業發展起來之后,他會缺乏大量的人手。現有的漢民也就這么點,怎么變都變不出花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吸引深山里的五溪蠻人走出來,進入自己旗下的各個工坊。
所以,現在關太守的主要工作就是下基層,走訪困難群眾,切切實實的把黨中央的扶貧計劃落到實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