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蝴蝶的翅膀(一)-《蜀漢的復興》
第(1/3)頁
景耀元年(西元258年)的春天,CD街頭糜家的商鋪里突然多了兩樣新奇的東西。
一個東西叫做香皂(肥皂的名字被糜照給否了)。這玩意賣得可不便宜。一塊巴掌大的香皂居然要賣兩百錢,比一石米都要貴。可是這東西去污能力那是真強!不光是極難洗的油污能輕松去掉,用過的人都感覺到,自己皮膚上一些角落里的老垢也被清除得干干凈凈。用香皂洗過的衣服和用一般胰子或皂角洗的衣服只要放到一起,那是明顯的不同。
所以,這東西雖然不便宜,但銷路卻極好。從3月初糜家商號將肥皂上市開始,不到十天的功夫,4000塊肥皂居然全部售賣一空。糜家商號不得不打出招牌:存貨已空,請待下月。
即便如此,巨大的需求仍然使得糜家商鋪售賣香皂的鋪子門前每天人頭攢動。直接拍出上萬的銅錢預定的豪奢之舉,在糜家商鋪的門前屢屢上演。
不是沒有聰明人從香皂這個名字產生聯想。有不少商家就通過這香皂里的胭脂味自以為是的把皂角和胭脂混合在一起試制肥皂。其結果,當然是可恥的失敗了。
不過,和香皂這種至少要家里有點余糧的富裕家庭才能買得起的東西比起來。糜家商鋪里另一樣新物件在CD百姓中引起的漣漪更大。
這就是景耀蠟(又是糜照這個奸商從延熙漆的名字中獲得靈感,沒經劉禪先生同意就直接把油蠟給取了這個名字)。
這景耀蠟比起香皂來就便宜得多了。20錢一支。一支大約可以持續燃燒大半個時辰。而且燃燒的時候發出的光明亮、穩定,煙霧少,味道幾乎沒有。
這種質優價廉的東西一上市,立刻吸引了CD百姓的注意力。就連家里買不起香皂的貧困戶,也去買了一兩只景耀蠟回家以備急用。于是以前CD市面上的各種燈油、燈蠟的銷路立刻被封死了——因為這個東西,糜家商鋪里可是存了幾萬只的量。
由此造成的一個副作用是:CD的夜間,家里點燈的屋舍瞬間多了無數倍。而春天又是天干物燥的時候,所以,有一段時間,CD城內很是發了幾場不大不小的火災。
不用去問糜家,如此銷量的產品其利潤多少,CD各方大佬掌控下的商號掌柜們即使不確切掌握,但也足以想象。他們迅速的把這兩種新產品形成的火爆情景匯報給了各家的家主。
蜀漢政權,雖然是三國政權里政治最清明,總體而言內部關系最溫和的政權。但那只是相對而言。只要涉及到了足夠大的利益,什么溫情脈脈的面紗,都會被人毫不猶豫的扯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