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十七章 朝廷也無恥-《蜀漢的復興》


    第(2/3)頁

    這些事情的具體操作當然不需要關太守親力親為,以馬過為首的幕僚們把工作做得很好。但畢竟這是穿越者在一個農耕社會里建立起的現代化產業鏈,所以很多事情還得需要關彝親自來掌舵、把關、協調、拍板。光是這些,就已經夠關太守累的了。

    可是關太守現在身上還有一個職務:復興學堂山長。

    簡單童鞋雖然好色如命,但辦事情還是靠譜的。關彝當初讓他買五百個五溪蠻的小孩子,他只花了兩個月就全部辦妥了——三百個男孩,兩百個女孩。個個都身體健康,眼神清明。

    在接到這五百個孩子后,關太守又在涪陵郡發布了一道驚天動地的命令:《興辦義務學堂令》。

    在這道命令里,關太守表示,現在涪陵郡的產業發展得很好,郡守府有了點余錢,所以要給廣大的郡民朋友們辦點福利:政府開辦一所學堂——復興學堂。凡是父母在郡政府的民冊上的,年齡在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漢人子弟。都可以來復興學堂參加考試。通過考試的就算是復興學堂的學生了。在學堂學習期間,學費全免,郡政府提供住宿和一日三餐。

    這道命令一出,涪陵郡一片騷然:教育是華夏這片大地上的所有民族都無比重視的事情。以前涪陵郡的老百姓們吃不飽飯,根本就不會考慮子女的教育問題——就算是免費的也不行,十來歲的孩子已經是家里非常重要的勞動力了。而現在呢?在政府民冊上每年為國家繳納賦稅的漢民們感激淋涕自不必說,整個涪陵郡有無數的五溪蠻寨都派出頭人到郡政府請愿:只要政府撥給土地,他們愿意被納入大漢民冊,為大漢繳納賦稅,服兵役!

    土地這個東西有,但是耕地確實很有限啊。所以這個是不能提供給你們的。再說了,別看復興社在開始穩定的賺錢了,但是這收入并不是無限的——至少是目前,我們沒有哪個能力,也不可能在涪陵郡普及義務教育的。

    所以到了最后,關彝也只招收了七百名漢族少年,加上事先買來的五百蠻族少年,一共是一千二百人。馬過給復興學堂造的預算是每年米面一萬石,肉類一千五百石。這點東西的價值,大概占了目前復興社每年流水的十分之一。

    即便如此,這種待遇也遠超大漢很多下郡的普通百姓了。在尚書臺接到關彝的報告后,第一反應當然是不信。當時諸葛瞻就在尚書臺里非常失態的表示,關子豐為了揚名,已經吹牛吹得喪心病狂。還說什么這次一定要好好收拾他一番云云。

    結果等到尚書臺派出的調查專員滿臉呆滯的回到CD。蜀漢的朝堂上,摔碎了一地的下巴。

    “原來我們以前用五十萬錢去買這些東西的生產技術確實是嚴重低估了這些東西的價值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