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蜀漢的復興》
第(3/3)頁
“大將軍,不如咱們來最后一場推演。這一次,彝來扮司馬昭?”
“哦?善!”
“先來說兵力,偽魏常備兵四五十萬,彝動用十萬以上的兵力不過分吧?”
“當然。唔,我大漢應對的話,機動兵團加漢中兵團,五萬人吧。嗯,再加上CD和南中的援軍,一共七萬人?”
你四年后有個屁的七萬人,從頭到尾你手里的軍隊就沒超過五萬。不過這話關(guān)彝沒辦法明說,也只好點頭認可。
“嗯,我若是司馬昭,當兵分三路。一路三萬人攻陰平,一路三萬人攻武都,一路五萬人攻漢中。敢問大將軍如何應對?”
“居然分兵攻陰平和武都?子豐啊,這一點有問題:偽魏要攻陰平和武都干什么?不拿下漢中的話,就算陰平和武都攻下了,他們退兵后也是守不住的。正因為如此,所以當年不管是曹真還是曹爽,都是集中一路攻漢中的”
“不然,大將軍,正因為以前偽魏兩次單攻漢中,使得我軍能夠集中一點進行防守,所以真要是司馬昭來攻我,一定會吸取教訓,多路進攻,如此才能分散我軍不多的力量。”
“好吧,這樣的話,武都和陰平我不要了,我集中全力防守漢中。”
然后雙方的推演主要集中在漢中上演,但是推演的結(jié)果是:從長安出發(fā)的魏軍主力無法通過各個谷口。從武都郡側(cè)翼過來的魏軍支隊攻不下陽安關(guān)。
“呵呵呵,子豐。我大漢有重險之固。只要堵在漢中,敵人是奈何不了我的。”
MB的你也知道有重險之固啊。可為啥后來你又自己放棄了這有利的天然地形呢?
這時候關(guān)彝把代表鄧艾三萬人的兵棋從陽安關(guān)下取出,向西南的橋頭一擺……
“唔,這倒是個問題,不過此時CD的援軍最慢也該到劍閣了吧?只要守住劍閣,這一支部隊依然不得寸進!”
MB的四年后因為種種原因,CD政府的反應堪稱龜速啊。要不是你一路退到劍閣,劍閣差點直接丟了!哎,好痛苦,這話也沒法說啊!
關(guān)彝想了想,又把代表鄧艾支隊的兵棋往西南擺了擺,放到了在后世赫赫有名的陰平小道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