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蜀漢的復興》
第(2/3)頁
陳壽這話一出口,李密也不禁莞爾。是啊,這監工要是個聰明人,那就收下復興鹽業給的賄賂裝瞎子。要是真的傻不拉幾的要秉公辦事,說不得,復興社只有想辦法給你弄個因公死亡了。
沒得辦法,誰讓司鹽校尉府把買價定的那么低而賣價那么高?這么龐大的利潤老百姓一點好處得不到。既然如此,還不如我中飽私囊算求了——好歹這省下來的錢還可以去辦正事。
“無論官鹽、私鹽,我們的出廠價都是200錢。所以今年復興鹽業的流水一共是一億六千萬!”
“嘶~~~”
在眾人的一片吸氣聲中,關彝也不禁輕輕搖頭:這個時代的老百姓還是窮啊。涪陵郡各種輕工業產品超出這個時代那么多,可江陽郡這邊才發力一年,其流水就接近涪陵郡產業流水的五分之二了——對于窮人來說,其他都可以省,唯獨糧食和食鹽不能??!
“按照上面的官鹽、私鹽比例,我們交給陛下和中常侍的,是四千八百萬,另外還要上下打點司鹽校尉府的蠹蟲,這一塊花出去了一千二百萬……”
“畜生!”“這些蠹蟲好狠!”“王八蛋!”“哼!先前我還覺得瞞報的產量太多了是不是有些愧對朝廷,這聽了承祚一說,我倒覺得可以將瞞報的比例提升到九成!”
“另外,本地的鹽業工人截止到今年十一月,已經暴漲到一萬三千五百人。這些人的工錢每月是三百錢。所以今年人工的支出是四千八百萬。此外還有設備維修、向南中支付買人的費用等雜項,成本方面的支出是七千余萬。綜上,復興鹽業今年的利潤是三千萬!”
不等眾人稱贊,陳壽繼續說道:“江陽郡自景耀二年以來,大力吸納各種流民、異族到漢安縣開辟糧田。截止到今年秋收之時,漢安縣的糧田也達到了三十萬畝。各類收獲按照涪陵郡的折算方法,也有四十余萬石。不過江陽郡沒有像涪陵郡那樣可以光交錢不交糧,所以這一部分不能算進復興社的收入。”
“可以了可以了。令行、承祚,你們也干得不錯啊?!?
“不敢,若不是關太守劃定區域,提供卓筒井之法,我等在這只有三縣的小郡,也只能是一籌莫展。”
“呵呵呵,承祚過謙了。嗯,伯耀兄,你呢?”
“嗯,托各位的福,由于復興鹽業這邊的食鹽貨精量足。今年糜家商號的流水第一次突破十億。利潤達到了一億七千萬。按照股份置換協定,糜家商號要撥給復興社五千萬?!?
“嗯,這么算下來,今年復興社的利潤一共是兩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