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蜀漢的復興》


    第(3/3)頁

    九錫,是九種物品(包含人)的賞賜。具體哪九種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代表的是皇帝認為:這位大臣立下的功勞太大了,只能賞賜九錫這樣的最高禮遇。至于這位大臣以后再立下功勞呢?那就無法再賞了!這就是為以后的篡位做好法理依據:你自己都說了無法再賞了,那就只有把皇位拿出來了。

    公爵,這個才是有實質意義的東西。

    司馬昭祖籍河內,在春秋時期屬于晉國。所以他的公爵名號是晉公。在這塊高達十個郡的封地內,司馬昭就是皇帝——官員由其自行任命,賦稅由其自行收取,可以組建自己的軍隊……

    當然,這公爵比王爵還是差了那么一點點:王爵還有更大的權利——和公爵在名義上仍然屬于皇帝的臣下不同。王爵表明這個人已經是一位君主,有著自己的國家。在曹魏帝國任職的官員,如果接受晉王國的官銜,那就和晉王有了君臣的名分,那是要冊名委質的——當然,一個漢中還是不夠直接晉封王爵的。

    “大將軍,朝中大臣大部分都已上書,懇請大將軍就任晉公!”

    “嗯?大部分?”

    中國人做事,講究一個面子工程。雖說司馬昭想當晉公已經快要發瘋,但他仍然要做做樣子——皇帝任命,他推辭,再任命,再推辭,如此反復三次——大家看啊,不是我想當啊。是皇帝非要我當,不當不行啊!

    在這個過程中,大臣們是否集體上書懇請被任命的人就職非常重要——這既是輿論,也是要求大臣們表態。當年曹髦被殺死,曹奐一上來就主動下旨封司馬昭公爵,司馬昭雖然心里很想,卻被迫推辭了——在反復三次的任命推讓過程中,曹魏的很多大臣都沒有上書跟風——這就說明官心不支持。這么強行上位是要出問題的!

    所以當賈充匯報說大部分大臣都已上書的時候,司馬昭很敏銳的抓住了關鍵:大部分?還有哪家不開眼?

    “嗯,主要是太傅(司馬孚)和幾位大將軍的長輩……”

    “哼!我那三叔,一天到晚都給我添亂。陳家、山家、荀家……都上書了吧?”

    “均已上書。”

    “荊州、揚州、隴西呢?”

    “各軍主將均已上書。”

    “善!”

    于是,在這聲“善”中,司馬昭終于沒有第三次推辭曹奐的冊封,于西元263年的十月,正式就任晉公之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