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蜀漢的復興》


    第(1/3)頁

    “咚咚咚~~~”帶著濃厚穿越者風格的拍賣錘劃時代的在專業的拍賣桌上敲響了。

    西元264年五月一日,成都城內,糜家商社麾下的通四方賭場。其中間的大廳經過了重新裝修,被改造成了一個頗有現代風格的拍賣場。而且在拍賣場上方的二樓上,還裝出了二十間單間。

    “咚咚咚~~~各位十三州的朋友,本官是本次拍賣會的主持人,大漢大司農糜照糜伯耀。”

    “諛~~~”糜照話音剛落,會場里就稀稀拉拉的響起一陣倒彩聲——毫無疑問,這是來自益州之外的權貴或權貴代表們在表示不滿。

    “呵呵,對了,本官都忘了今天臺下有不少朋友是不承認我大漢這個國家的。可是!”咚咚,狠狠的敲了兩下拍賣錘后,糜照提高了聲音:“今天是大漢控制下的鹽場進行拍賣,如果你們不承認大漢,那你們來這里干嘛?嗯!”

    看著場內的氣氛稍微得到了控制,糜照喘了一口氣:“各位朋友,特別是來自北方和東方的朋友。本次拍賣,我大漢是非常有誠意的。總而言之,價高者得。在拿下鹽場后,只要按時繳納鹽稅,只要大漢存續一天,我們就以大漢的名義保證你們的開采、運輸、售賣的權利。這一點,由我大漢的大司馬府和大司農府共同為大家作保!”

    “嗯,看來大家對我大漢的聲譽還是信任的。那么接下來說一下拍賣規則。本次拿出來拍賣的鹽場一共是三十五座。出產數量最小的排在最前面,最大的當然在最后面。不管你是哪里的朋友,只要你拍下大漢境內的鹽場,我大司農府都無償為你提供卓筒井的開采技術。呵呵,想來諸位有心人都知道我大漢江陽郡的自貢鹽場,沒有卓筒井之前,那地方只有兩口鹽井,而現在呢?整整三百口鹽井!所以,這也是我大漢對大家的誠意所在!”

    “那么現在開始拍賣。第一座鹽場,永昌郡比蘇縣的諾鄧鹽場。現有鹽井五口,每日出鹽量是六十石。此地有官道與永昌郡郡治所在的不韋縣相連,周圍的蠻族部落有七個,都已經定居農耕。因此安全保障還是有的。加之此地緊靠瀾滄江,所以這個地方的鹽,如果要往南向扶余、真臘銷售,也是完全可行的。此地鹽場,起拍價三千萬。每次加價不得少于一百萬。加價不封頂。諸位現在可以喊價了。”

    糜照話音剛落,馬上就有人開口:“三千萬!”

    毫無疑問,這是復興社的托兒。

    不過嚴格來說,這也不算是托兒,因為關彝的想法是,如果真的沒有人買,那就復興社拿下就是了——這可是搖錢樹啊。

    可惜,這個時代的人只是在見識上無法和穿越者相比,真要比智商,穿越者未必就占優勢。這里面的道道兒,人家可是門兒清!

    五個鹽井,每天出鹽量六十。那一年就是二萬一千九百石。按照每石一千文進行售賣,那就是兩千多萬錢。好吧,這里有百分之二十的稅要交,還有開采、熬制、運輸、售賣的成本等。但無論如何,這么一座小鹽礦,一年的純利最起碼也不下三百萬。頂天六、七年就回本了。

    現在這個時代可以種植水稻的良田是多少價錢呢?一般一萬錢一畝。一畝良田每年只能產出七、八石水稻。售賣所得不過一千多文。扣除人工、種子的成本,一畝良田的回本時間至少十年以上。所以光是這一點,投資鹽業就比投資良田要劃算得多。更不要說鹽礦的量在得到卓筒井技術后還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了。

    所以,當復興社的人比著底價喊了一聲后,馬上就有一個聲音響起:“三千一百萬!”

    當這聲三千一百萬出口,主席臺上的糜照和二樓包房里的關彝齊齊的松了一口氣:這場拍賣會,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