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蜀漢的復興》
第(1/3)頁
“外臣大晉大將軍陳騫(黃門侍郎張華),拜見吳國陛下。”
“兩位使者免禮,這一路行來都很辛苦了吧?”
“還好,多謝陛下體諒,讓外臣等在驛館歇息了足足半月之久。”
是的,司馬炎七月底代魏。不到十天就派出了使臣向東吳、蜀漢進發。由于路途的原因,陳騫一行先到達建業。但是現在都八月下旬了,孫皓才予以了接見。
沒得辦法啊,以前的東吳和曹魏斷斷續續的打了四十多年,基本上沒有官面上的來往。雙方不通使者,互不承認。這替代曹魏的晉國來使,怎么和東吳的皇帝打招呼都是讓人頭疼的問題,更別說還有很多細節上的問題需要雙方互相試探,進行妥協了。
“呵呵呵,使者在我建業停留半月之久,對我江表風物,有什么感觸么?”
這是要考校我們的文學水準么?陳騫微微一笑,對著張華一擺手。而張華自然是張口就來:“觀長江,但見長鯨吞航,修鯢吐浪。躍龍騰蛇,鮫鯔琵琶。至于石頭城,實乃霸王之所根柢,開國之所基趾。郛郭周匝,重城結隅。通門二八,水道陸衢。所以經始,用累千祀。憲紫宮以營室,廓廣庭之漫漫。寒暑隔閡於邃宇,虹霓回帶於云館。所以跨跱煥炳萬里也。”
“啪啪啪~~~”很是暢快的鼓掌后,孫皓笑道:“使者果然好文采。那么不知洛陽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洛陽者,天下之中也。雍豫之居,八都之宇。鑒茅茨於陶唐,察卑宮於夏禹……造文昌之廣殿,極棟宇之弘規。崶若崇山嚬起以崔嵬,髧若玄云舒蜺以高垂。”
“哼!那么朕再問使者,魏晉禪代后,魏主在哪里?”
“算祀有紀,天祿有終。傳業禪祚,高謝萬邦。皇恩綽矣,帝德沖矣。讓其天下,臣至公矣。”
看著張華風度翩翩的贊美洛陽,又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為司馬家的篡位洗地。孫皓只覺得一陣陣的艷羨:北地的人才,果然不同凡響啊。
當然,畢竟此時他已經做了一年多的皇帝了,這個時候對張華再是欣賞也不會表現出來——不然東吳那些臣子脆弱的心臟會受不了的:“閑話說完,說正事吧。晉皇想要對朕說什么?”
“吾皇致意吳國陛下,昔年,魏吳多年征戰,以致生靈涂炭,雙方損失都極大。所以,魏晉禪代后,吾皇提議,兩國結盟,罷兵息戰。”
“呵呵呵,朕就奇怪了。我大吳有西蜀為盟友,東南皆是大海。唯一的敵人就是你晉國。而你晉國呢,先不說西蜀了,就是爾等東方的高句麗、鮮卑,北方的匈奴,西邊的羌氐。都夠你們忙的了。一句話說到底,你晉國四面皆敵,而我大吳就算不與爾等結盟,也只有一面受敵。我為什么要和你結盟?坐看你等平定四方后再來伐我?”
可以說,孫皓這段話確實是晉國的要害所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