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晉國(四)-《蜀漢的復興》
第(1/3)頁
“陛下,東吳、西蜀兩國,尤其是西蜀。其王爵、侯爵都是虛封。沒有封地,也沒有相應的俸祿。所以這一塊的支出微乎其微……”
說這話的當然不是裴秀了,因為人家自己都是郡公啊。而且裴秀是什么人?在司馬昭的幕府里和鐘會斗了那么多年都還活得好好的。那政治智商是相當高的。雖然他也認為司馬炎對司馬家的廢物親戚們封賞太厚,但他只會用數字來引導,而絕不會直接開口說這樣的話。
在這種場合說出這樣的話的,是司馬炎的老丈人,出身于弘農楊氏的楊駿。
弘農楊氏,和東漢末年的袁家一樣,都是四世三公。在里比較出名的人物就是那位賣弄才華被曹操咔擦了的楊修。這楊駿和楊修都是東漢名臣楊震的五世孫,說起關系來,兩人算是還沒有出五服的遠房堂兄弟。
作為深耕弘農郡的世家大族,楊家在洛陽周邊有著極強的影響力。所以司馬昭為了穩定自己家族在洛陽的統治,給自己的長子娶了楊家的女兒。當然,按照外戚基本法,在司馬昭掛掉以前,弘農楊氏是不會得到重用的。只有司馬炎上位后,楊家作為外戚,才會迅速的膨脹,成為皇帝陛下的有力支撐。
具體到楊駿這個人來說,他有野心,無能力。有家世,無魄力。在歷史的本位面,司馬炎死了之后他手里捏著皇太后和皇帝不說,朝廷的中央軍也在他手里。結果捏著這么一把好牌,最終還是被自己的外孫媳婦給搞了一個誅滅三族。
因為有野心,所以他迫切的希望削減司馬家親族的力量。因為無能力,所以他張口就說西蜀對自家的王爵、侯爵如何如何。
大哥,你根本沒看清楚形勢啊?,F在司馬家是強行上位,以前曹魏麾下的那些世家大族都是極其不滿并且冷眼旁觀的啊。這時候不大封親王,依靠親族鎮守四方怎么行?萬一再來一個淮南四叛怎么辦?到時候你帶兵去平亂嗎?
“臨晉侯,你這樣的話是極為不妥當的。需知,昔年魏國就是因為對宗室控制得過嚴,所以國家一旦有事,就缺乏有力的支援。陛下這么做,乃是秉承文皇帝的遺訓,不光是孝道的體現,也是為了我大晉的長治久安啊?!?
“嗯,車騎將軍這句話說的很好。臨晉侯,朕廣建諸侯,就是為了大晉的江山穩固啊。”
所以說人家賈充童鞋就是不一樣呢。不管伺候哪個主子都可以讓主人很舒服。在這一點上,你楊駿還差得遠呢。
當然,賈充之所以討領導喜歡,除了會永遠支持領導的任何想法外,還有一點是在于能夠辦事。
“雖然如此,陛下。國家掌控的戶口和耕地減少也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所以,這一點還要請陛下在意?!?
“嗯,車騎將軍說的是啊。那么,公閭,你有什么能教我的嗎?”
“呵呵呵,陛下。臣從來不擅長政務的。這一點,您還需要季彥的幫助。”
是呢,在以前司馬昭的小班子里面。裴秀和鐘會是不死不休的政敵。而賈充和衛灌也是互相看不慣。人家司馬昭不是看不到這四個人一天到晚各種小動作撕逼。但一方面是司馬昭需要這四個人不團結,另一方面則是司馬昭有信心控制住這種爭斗在一定范圍之內。
可惜繼位的司馬炎沒有他老爹的本事。鐘會自己跑了就不說了,這衛灌無論如何你該留在朝廷里啊。除了長得帥,字寫得好以外。治政能力什么的衛灌是很強的,而且他和賈充是政敵,做皇帝的不應該讓他在朝中和賈充互相牽制嗎?可惜,司馬炎沒這個意識。結果衛灌被賈充借著伐蜀大敗的罪名給排擠到了幽州去做刺史了。
現在,晉國的中央,賈充和裴秀結盟,幾乎把控了晉國的朝政。至于外戚楊駿,呵呵,少年,你還需要時間成長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