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蜀漢的復興》
第(1/3)頁
石苞認清了形勢,除了命令手下加緊挖掘地道以及加大力度清理逃兵外。不再主動對郿縣和安國二成發動大規模進攻了。晉帝國的西線暫時安靜了下來。
而此時晉國的中線(荊州)和東線(揚州)卻已是打得熱火朝天。
按照吳帝孫皓的命令,西元268年的四月十日,吳國的荊州軍團和揚州軍團同時發兵北伐。揚州這邊的統帥是老將丁奉。而荊州這邊卻是相對年輕的陸抗。
原因無他,施績病倒了,起不了床。不得已臨陣換將,上大將軍陸抗接過了東吳荊州軍團的指揮棒。
然后,東吳這邊的指揮官一換,其戰術風格馬上變得驚艷起來。
按照孫皓的命令,四月十日陸抗從西陵發兵。率領四萬吳軍以極高的速度迅速北上,三日下臨沮,十日下山都。到了四月二十三日,陸抗兵臨南鄉郡的筑陽縣。只差一點點就把陳騫關在了山巒起伏的大巴山中。
以前東吳的北伐,至少荊州一線,都是以攻克襄陽為目標。結果陸抗對眼邊的襄**本看都不看,直接繞城而過去抓筑陽。還好陳騫在接到司馬炎的命令后就不顧一切的率領一萬七千余中軍全力西進,只比陸抗早兩個時辰進入筑陽城。
筑陽這個地方,是江漢平原北側和大巴山的交界處,如果陸抗先于陳騫拿下這里,陳騫就完了蛋了:上庸三郡,這個時代可是窮得叮當響的,根本支持不了陳騫那么大一支軍隊。筑陽一丟,陳騫就會喪失糧道。然后他的身后還有不缺糧食張虎、張雄等人,其結果注定是全軍覆沒。
“哎,可惜,就差了那么一點點。都督,現在我們該怎么辦?”
“呵呵呵,沒有拿下筑陽關住陳休淵固然可惜。但是換一個視角,沒有拿下筑陽未必是壞事呢?!?
“都督的意思?”
“士則(吾彥),我軍這次急襲,隨軍帶了多少糧草?”
“隨軍糧草,只夠一月之用而已。本次北上,我們前后花了十三日。雖說中途打下兩座縣城有所補益,但現在軍中糧草也不過二十來日的存量?!?
“二十來日,嗯,足夠了?!?
“是啊,這些糧食足夠支撐我軍南返了?!?
“南返?我為什么要南返?傳令,全軍立刻南進,確信敵人的斥候了解我軍動態后立即轉向漢水西岸,然后打造木筏渡過漢水。目標是漢水之東的蔡陽?!?
“啊?!”
陸抗這道命令,不要說年輕的吾彥不理解,就算這支軍隊里老于戰陣的魯淑、呂睦等人也無法理解:我們輕軍北上的目的是拿下筑陽,把陳騫給關在大巴山里。現在這個戰略目標已經失敗了,接下來要做的,難道不是老老實實的向南撤軍,不說回到西陵,至少也要撤到襄陽以南,接上我軍的糧道,然后在襄陽城下進行傳統的攻擊嗎?
東吳的大將們不理解,但是剛剛進入筑陽城內冷汗都沒擦干凈的陳騫若是知道了陸抗的計劃,一定非常的理解。
“呼~~~陸幼節這個豎子,差點就把老夫給關在大巴山里了,還好,還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