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蜀漢的復興》
第(3/3)頁
二十八日,晉軍三路大軍會師于山都城下……
“你們是說,都沒看到吳狗的蹤影?”
“是啊,大將軍,末將二十六日進入山都后還怕是不是來晚了,進城后立即派出大量斥候往南打探。沿途鄉長、亭長都說沒有看到吳狗的大隊經過。”
“大將軍,末將從新野趕來,也未曾見到吳狗的軍隊。”
“咦?奇怪,這吳狗難道會飛不成?”
“報~~~大將軍!諸位將軍,急報!吳軍,偷襲了蔡陽!”
“啊?!怎么會這樣?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細細講來!”
“喏!大將軍,吳軍于二十三日南下后,于二十四日轉向東進,二十五日從鄧縣以北十五里處越過,二十六日渡過漢水然后拿下了漢水東岸的蔡陽。”
“嘿~~~!這個陸幼節,真是膽大包天啊!嗯,不過,這一招確實來的漂亮,本將的包圍圈一下子就被他給突破了。”
“大將軍,現在不是稱贊敵人的時候。吳狗東竄,我大晉的江夏郡危矣!”
“這個嘛,本將倒不這么認為。那陸幼節看起來絕不是庸將。他是不會去犯傻,從江夏郡回吳的!”
如前文所述,東吳的江夏郡和魏晉的江夏郡在地圖上看起來有很長的交界線,但兩國在荊州的爭奪從來不在兩個江夏郡之間展開。其主要原因就是兩個江夏郡之間是大別山,大規模的軍隊和糧草輜重很難翻越。所以陳騫才說:陸抗想通過晉國的江夏郡翻越大別山回到吳國的江夏郡,是極為困難的。
“那么大將軍以為,陸幼節撤往漢江東岸是什么意思呢?”
“他具體是什么想法本將還不太清楚。但是本將請諸位注意一點:東吳在荊州的水軍遠比我們強大。只要其水軍進入漢江,那陸幼節在漢江兩岸可謂是來去自如。所以,本將的意思是……”
“報~~~~!大將軍,汝南王的命令!”
嘶~~~不是吧,這個漂亮王爺這時候來摻和什么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