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四章 戰后的余波(四)-《蜀漢的復興》
第(1/3)頁
“嗚嗚嗚~~~”陰暗的晉國太廟主殿里,司馬炎帶著司馬衷、司馬柬、司馬景等皇子,跪在司馬家的先人靈位前,壓抑而低微的輕輕抽泣。
這已經是司馬炎連續三十天帶領能夠獨立行走的皇子們來到這里了。
魏蜀吳三國的創始人出身都不算什么高貴,家世都有些弱。所以其宗廟制度也不太完善。到了晉這一代,河內司馬家到底是家世淵源,源流清晰。所以晉之宗廟,現在供奉著六尊靈位(等到這一朝的真正開創者司馬炎駕崩入廟后,晉之七廟就齊全了)。
漢征西將軍司馬鈞、漢豫章太守司馬量、漢京兆尹司馬防、晉宣帝司馬懿、晉景帝司馬師、晉文帝司馬昭。三昭三穆,六個巨大的靈牌,無言的傾聽著司馬炎的哭訴。
“嗚嗚嗚~~~先人篳路藍縷,歷盡艱險,終于使得天命歸晉。然,不孝子孫司馬炎,開國不足四年,竟使祖宗之基業毀損近半!真是,真是愧對先人啊!”
這一次漢、吳兩國同時北伐。晉國在揚州雖然獲得大勝,但其在合肥的守軍也死傷慘重。荊州這邊雖然部隊折損不大,但襄陽重鎮卻是丟了。但吳國在揚州慘敗,襄陽終究是不能單獨持久堅守的。所以,吳國吐出襄陽是遲早的事情,損失的無非是襄陽附近的幾萬百姓——還可以接受。
但是雍涼這邊的打擊就實在是太大了啊。二十多萬大軍,那么多名臣良將,全都折戟沙場。雍涼二州十七郡,以及兩州民冊上的七十多萬口,全都沒有了!
前些時日,雖然驚聞茂陵大敗,本方在關中的大軍近乎全軍覆沒的噩耗。但司馬炎反而以更勤奮的工作態度來面對這一場戰事。而到了八月十三日,馬隆發來報告,說是蜀賊已經從潼關城下推走后。司馬炎的精神一下子就全跨了。
然后,他就天天的跑到太廟這里來哭泣、請罪。
“父皇,國家雖然遭遇劫難,但正是如此,才需要加倍振作。而這些,都要靠父皇帶領全國臣民去實現。所以,還請父皇暫熄哀痛,收拾心情。帶領我們振興大晉!”
能說出這番話的,當然不是太子司馬衷。而是司馬炎和楊艷的第三個兒子,司馬柬。
“呵呵呵,皇兒說的好啊。”伸出手,摸了摸司馬柬的頭。然后又看了一眼目光仍然呆傻,嘴角還留著口水的司馬衷。司馬炎微微一笑,另一只手緊緊的在大袖里握了握。
這一個月來,司馬炎并不是光在太廟里哭泣了。相反,他想了很多很多。也確實想明白了一些問題。
“吱呀”聲中,太廟的大門從內而外打開了。司馬炎輕輕的用手遮擋了一下眼睛,待得適應了外面的光線后,對著身邊的宦官道:“傳旨,招安平王、齊王、尚書令、車騎將軍、張尚書、楊尚書到御書房覲見。”
“遵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