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蜀漢的復興》
第(2/3)頁
“義父大人,孩兒有鍛煉啊。伯定伯父教我們三兄弟的招式,每天都是我最先練熟呢。”
這個話關彝聽了覺得很正常——未來的第一強兵嘛,天賦在此。沒啥好奇怪的。但是作為關復的生母,譙嬙就不太高興了:“檀奴兒,三郎說的是真的么?”
“嗯,三郎確實在武學上有極高的天賦。孩兒不是三郎的對手。”
“你怎么這樣?你可比三郎大四歲啊!”
“誒,夫人。”微微一笑,伸手制止了譙嬙的呵斥,關彝對著關復和藹的說道:“你這孩子和為父一樣,在武學上都不是什么特別優秀的苗子。但是呢,我們關家的祖上畢竟是大漢第一將。所以,你還是要認真學習,不要墮了我們關家的威名。嗯,天賦不足,后天補。勤能補拙嘛。”
“諾,請大人放心,孩兒一定努力練習。”
“嗯,你伯定叔父也跟為父講過,你還是很勤奮的。為父對你這一點很是歡喜。”
其實,句寧這樣的實誠人說話是很直白的:大司馬,大公子在武學上只是中人之資。雖然很是勤奮,但以末將來看,注定不會有多大成就。莫不如在其他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較好。
不過小孩子嘛,要多鼓勵而不能一味坦誠。所以關彝能做的也只是稍微加以引導。
“檀奴兒,在成都這幾年蒙學念下來,都學了些什么?”
“啊,三百千已經學完了。家上說,我關家先祖最喜讀《春秋》。所以三百千學完后,家上就安排老師讓我先修《春秋》。”
“呵呵呵,善,可能看懂?”
“呃,一開始大部分是看不懂的。只是還好,家上還賜下《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幾本書互證,大多最后都能明白一些道理。”
“嗯,當代世家,大多家傳主修一經。而《春秋》,雖說云長先祖喜讀,為父也認為這本書里有微言大義,更有我華夏上千年來的風骨所在。但為父更喜歡《管子》、《荀子》。”
“父親說好,一定是有道理的。那兩本書里講了什么?”
“嗯,如果說《春秋》告訴你的是人之善惡,國之興亡。那么這兩本書就是告訴你,人為何有善惡,國為何有興亡。我大漢的諸葛丞相,以前是最喜歡讀這兩本書的。”
“原來如此,還請父親以后為孩兒解惑。”
“當然,為父看起來是要在長安待上好幾年了。這些時日,只要你不上學,為父會盡可能的抽時間出來陪你讀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