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都是墻頭草(一)-《蜀漢的復興》
第(3/3)頁
現在馬杰是亭侯,馬承是鄉候。若是這個時候馬承病亡,那么繼承馬承斄鄉候爵位的馬恒還可以壓馬杰一頭,還能搶到馬家家主的位置。從而用家主的身份控制住馬杰身后那龐大的紅利。但若是馬杰再取得戰功,成了縣侯呢?估計馬承就會改立夫人,讓馬杰成為自己的繼承人吧?
事實上,馬承改立馬杰為繼承人的念頭已經非常明顯了。這讓身為嫡長子的馬恒及其正妻非常的不安。
而若是這個時候,身為皇帝的劉禪發現了其中的關竅,隱晦的向馬恒伸出手呢?
“哼哼,咱們這位陛下真是厲害啊。這么盯防都讓他找到了空子?!?
“呵呵呵,大司馬,千日防賊,終究是防不住的嘛?!?
“嗯,這倒也是。如此,改之,你給無雙去信。讓馬恒繼承斄鄉候的爵位,這個羽林左部也交給馬恒統帥。遷都的時候,讓羽林左部跟著到長安與這邊的野戰軍進行置換?!?
“……屬下明白了。我大漢的國力已經顯著增強,處理這些事情的方法,確實也該改變一下了?!?
馬過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三國鼎立以來,魏蜀吳三國在處理政治危機的對策上,有很大的不同。
對于國力強大的曹魏來說,如果政敵有向自己發動進攻的可能,那么皇帝或者權臣總是耐心的讓對手完成準備,正式發動。如此,雖然各種政變、叛亂看起來聲勢浩大,對于執政者來說卻可以做到除惡務盡。而且在輿論上也能占盡上風。
比如淮南三叛,司馬家就是要故意給對方創造條件方便政敵發動。如此,平叛之后,忠于曹家的勢力又會被割掉一大茬。
而蜀漢的身板太小,經不起折騰。所以他們處理政治危機從來不會讓危機爆發。而是在爆發前,只是有一些苗頭的時候就提前出手干預。
比如劉備殺彭羕,諸葛亮廢李嚴、廢廖立、廢來敏。都是在對方沒有做出什么特別巨大有實質性傷害的時候就預防性處置——這樣做的好處當然是防患于未然。但其實隱患極大:干掉拔尖的,不過是暫時鎮壓。根子不除,終究還是要出事的。
所以,這一次關彝決定給劉禪來一記狠的——我低姿態是我有修養,我不夷滅他人三族是我仁慈。但我是權臣??!
“大司馬,那么仲英那邊如何說?”
“剛才的事情都是咱們的推測,都沒有真憑實據嘛。這樣,你親自走一趟西平,把我們的分析告訴仲英。若是他想追究這件事,那么他回了成都后可以去找簡無雙,必要的時候偷偷的開館驗尸。切記,是偷偷的?!?
“屬下明白了。想來仲英是會配合大司馬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