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蜀漢的復興》
第(2/3)頁
“咯咯咯,大兄說的是。那個常閻王夫君都怕。”說到這里譙嬙走到橋邊折了一支柳枝:“大兄保重。”
“小妹保重。”
兄妹兩人揮手作別,譙嬙朝著長安城方向走了一小會,譙熙又催馬趕了回來。
“大兄這是要?”
“小妹。”譙熙的臉難得的羞紅了起來:“還請回去給那關子豐說一句。雍涼這邊的官員,其官風比我們益州差了太多。若是不嚴加管控,我益州這邊來的各級主官,難免會像愚兄這樣栽跟頭。”
說完這句話,譙熙立刻返身,催動胯下戰馬迅速的向南而去了。
“咯咯咯,還真是的,四十多歲的人了,說句肺腑之言居然如此的難為情。”
返回長安府邸的路上,譙嬙一改剛才面對譙熙時故作輕松的神情,兩道彎眉情不自禁的皺在了一起。
穿越者家的家風向來隨意,沒有這個時代那么多的規矩。加之譙嬙本來便是聰慧不下于男兒的女強人。因此這個國家現在存在的諸多問題,或許她沒有關彝看得透徹、深遠。但并不代表她完全不清楚。
譙熙臨走前說的那段話,她的內心是深以為然的。
季漢以前蝸居在益州的時候,一方面是要極盡可能的把每一分國力都用來北伐。一方面,執政的荊州派天然的被東州派、益州派用極為挑剔的眼光監督著。所以,整個蜀漢上下,貪官污吏肯定有,但總體而言,蜀漢的公務員隊伍是三國之中最高效、最廉潔的。
非但如此,由于以前軍費開支比例過大。所以財政緊張的蜀漢除了重稅刮地皮之外。對自己的官員也很刻薄:王侯全部是虛爵不說。便是普通官員的工資也要打折:郡太守的年俸是分等級的。最少的差不多跟縣令一個級別了。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一方面是雍涼入手,荊州、益州、東州三派矛盾極大緩解——監督減輕了。另一方面是國家對老百姓的搜刮沒有那么殘酷了。這老百姓手里有了余錢,就可以在國家正式稅收之外巧立名目搜刮了——以前蜀漢的老百姓時時刻刻掙扎在生死線上,你想搜刮都難啊。這是季漢官員內部環境的改變。
另一方面,以前的雍涼地區,屬于魏晉管轄。這里是邊境,常年關東地區朝這里注入大量錢糧。這過境的錢糧太多,伸手的人也多。再加上幾十年來,雍涼世家在魏晉朝堂上逐漸失勢。這政治上失去了上升空間,當然就只有靠經濟來彌補。所以,雍涼地區以前的官風,很不好。
現在季漢政權一方面為了牢固的掌控雍涼,一方面是要對多年來支持北伐的原蜀漢各派系官員籌功。所以必須把雍涼地區各郡縣的官位向以前蜀漢各派系的官員傾斜。這就造成一個巨大的問題:以前苦哈哈的蜀漢官員,咋然去了雍涼,被當地的官吏一教……能夠堅持原則的大概就是少數了。更多的,則是半推半就,隨波逐流甚至勇猛精進吧?
官風這東西,要保持廉潔高效不知道要多少人多少年日積月累。但要墮落,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而已。
想明白了這些,譙嬙心事重重的回到大司馬府。卻看到關彝正拿著毛筆咬牙切齒的寫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