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蜀漢的復興》
第(2/3)頁
不光是荊州軍方要求打仗,就連更南邊的交州蒼梧太守陶璜、交州刺史薛珝等人也上表要求趁著晉國發(fā)兵的機會,從交州出兵,襲取蜀賊的南中。
非止如此,在檄文傳到建業(yè)后,作為獨相,掌管一國國政的萬彧,居然也強烈要求出兵。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最近這些年,季漢的商業(yè)侵略對吳國造成的傷害太大了。
各類常用商品大量涌入,導致老百姓本就極為有限的銅板進一步減少。自貢鹽不再限產(chǎn)后,整個東吳交州、揚州等沿海地帶還好。廣大的內(nèi)陸地區(qū),幾乎都被自貢鹽一統(tǒng)。由此導致吳國的鹽稅減少得比晉國還厲害。玉石、紅藍寶石、地毯等奢侈品的涌入,更是讓許多世家和季漢的勾連越來越緊密。
所謂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這個時代的政治家們或許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但他們也清楚的看到,本國的經(jīng)濟在迅速的被蜀國給捆綁,長此下去,對吳國的傷害是極大的。
對于吳國的上層來說,有的才不管國家的生死呢,反正錢到自己包里就好。至于在這個賺錢的過程中,是本國政府虧了,敵國拿了大頭什么的。關(guān)我屁事?
而另外一部分或許是真的憂心國家的人,或許是野心勃勃的人。他們的想法就不一樣了:各類日用品是涪陵郡出產(chǎn)的。玉石寶石什么的是南中出產(chǎn)的。我們把這兩個地方拿下來不是更好么?更不用說南中的銅礦現(xiàn)在開發(fā)得極好。若是能夠掌控這里……嘖嘖嘖。
而作為一個性格剛烈的君主,孫皓任命的官員,大多數(shù)都是后一種人。所以,這一次東吳的文武意見高度一致:出兵!向蜀賊宣戰(zhàn)!
“陛下,典校已經(jīng)查的很清楚,晉國這次是真的出兵了。根據(jù)晉國朝廷的廟算,這一次晉國出動的兵力足足三萬。”
“哼,曹悌都把司馬炎的祖宗三代給罵盡了,這種情況還不出兵,那他這個皇帝就別當了。嗯,晉國的事情不多說了,我們呢?如何出兵?幼節(jié),士季?”
“陛下,荊州軍現(xiàn)在一共有五萬。末將的意思是,等晉國的軍隊通過南鄉(xiāng)郡,與曹悌的軍隊開始交鋒后,我荊州軍五萬人,齊齊向蜀國的巴東郡進發(fā)。”
“陛下,臣這邊的揚州軍目前一共有六萬。臣的意思是,發(fā)兩萬人逆流而上去荊州。如此幼節(jié)全師而出后,荊州的防務不至空虛。再發(fā)兩萬南下,支援交州刺史薛珝。”
“士季的意思是,我國同時攻擊蜀國的巴東和南中?”
“然也,陛下。蜀賊拿下雍涼后,其版圖變成了南北極長,東西略窄的條形。現(xiàn)在晉國集結(jié)重兵屯駐于潼關(guān)和并州,蜀賊不得不配置相當?shù)谋M行防守。加之蜀賊遷都長安已經(jīng)完成。所以,蜀賊的益州現(xiàn)在的兵力應該極為有限。我國若是只攻擊一處,蜀賊可以將其在益州的兵力集中于一點進行防守。加上巴東在我荊州之上游,蜀賊的南中郡,其地勢又比我大吳的交州要高許多。若是讓蜀賊集兵一處,借以地利。我國要進兵就會顯得很困難。只有兩點齊攻,使得蜀賊首尾難顧。如此當可全線突破。”
“嗯,士季說的很有道理。那么,我們可不可以先攻一點,讓蜀賊把重兵集結(jié)到那里之后再攻另一點?”
“不可。”
“哦?這是為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