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蜀漢的復興》
第(1/3)頁
在做出讓曹悌稱王并且本國予以承認的決定后,關彝心里非常清楚:晉國必然對上庸三郡動手。
這當然是他故意的。
關東八州的底蘊遠比現在手里只有雍涼益三州的季漢強得多。雖然晉國由于這樣那樣的問題,其種田速度比穿越者執政的季漢要慢一些。但是人家底蘊到底擺在那里,若是什么事情都沒有,悶頭發展的話,三五年之后,等關彝有了東征的力量時。晉國也會恢復得相當不錯。那個時候東征的難度就會成倍提升。
所以,不能讓對手有條不紊的發展,必須要打亂其節奏。
這就有了讓曹悌公然稱王,從而刺激晉國出兵的動作。
當然,以那個“魏王國”現在就兩三萬人口,三四千士兵的力量,是肯定擋不住晉國的大軍的——以前沒稱王的時候是流寇,所有城池都可以不守,全軍鉆到深山老林打游擊。現在稱王了,別的不說,至少魏興郡的西城縣(今陜西省安康市)是要守的吧?再說了,不搞出一個絞肉機來,光靠游擊戰能干掉多少晉國士兵呢?
“令則,魏興郡的事情就拜托你了。這一仗,應該很是辛苦。若事不可為,還請千萬不要勉強。西城與漢中的鴿站已經設立一年有余,反復試驗數百次,很是穩妥。所以如果真的撐不住了,請一定趕緊飛鴿傳書,到時候我請大將軍引兵來援。”
“哈哈哈哈~~大司馬請放心。只要糧食足夠,這個世界上,沒有我羅憲守不住的城池。”
“嗯,我對令則深具信心。糧食的問題請放心,我把今年漢中盆地所有的收成全部撥付給你。一共是八十萬石糧食和三億錢。此外,弓弩箭矢、火油等也都敞開了供應。”
“善,有了這些東西,大司馬要我守多久,我就守多久。”
是的,在關于支援曹悌的領兵大將人選上,穿越者選擇了羅憲。
姜維、張翼等老將不是沒有提出異議,像姜維這種好戰分子更是興致勃勃的表示:魏興郡這一戰雖然是以防守反擊為主,但以他姜大將軍之能,在運動中不斷進行反擊豈不是比困守孤城消磨敵軍銳氣更有美感?
結果這些請戰都被關彝以“區區小城,偏僻之地,無需勞動老將軍出馬”的理由給擋回去了。
除了魏興郡要提前派出援兵之外,益州的防務也是需要加強的。畢竟東吳的尿性,整個季漢上下都是非常清醒的。
現在季漢全國常備兵力十三萬,益州有五萬,雍涼八萬。雍涼的八萬常備軍中,馬杰在西平領兵一萬掌控涼州。吳喬、來慶領兵一萬坐鎮隴西五郡。文鴦領一萬坐鎮五原。皇甫闿有一萬鎮守馮翊郡。張遵領兵一萬鎮守長安的門戶華陰縣。王買領兵三千坐鎮荊州與關中的要道峣關。實際上在長安附近的機動兵力只有兩萬七千人。
羅憲這次去魏興郡支援曹悌,帶走了七千人。關彝是怎么都不敢再削弱長安附近的機動兵團了。所以,對于支援益州的部隊,唯一能抽調的就是吳喬、來慶在隴西五郡的那一萬人馬。
“哎,我本來還說爭取一兩年之內把南安羌給抹掉呢。算哪,無雙,給仲英去信。在宣高和典伯的兵力歸位之前,不要去刺激姚柯回那廝。這個時候雍涼內部不能亂。”
“好,知道了。”
“如此,益州就有六萬人了,結合地利、人和,應該可以擋住東吳的攻擊。如果他們有膽子攻過來的話。”
“怎么了?兄長,你還對吳狗的節操抱有希望?”
“啊?哈哈哈哈,你說得也是。有機可乘的情況下,居然不背盟偷襲盟友,那就不是吳狗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