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進軍-《蜀漢的復興》
第(2/3)頁
這么一來的后果,便是季漢境內的糧價開始上升。從以前的每石一百二十錢左右上升到了一百五十錢,而且按照這個趨勢,還有繼續上漲的可能。
糧價上漲,本國農民當然受益。農民有錢后,復興社的各種商品當然就會賣得更好。與此同時,由于糧價的上升,導致普通糧食和肉食的差價縮小。兜里有錢的普通官員和工人們也琢磨著在自己的飯桌上添上幾道肉食。而政府的錢多了以后,常備軍的餐桌上肉類供應只會更多。由此,和漢民比鄰而居的游牧部落也得以受益。漢家兒郎的身體素質也得到了有效保障和進一步提高的可能……所以,適當的貨幣貶值,對促進經濟整體發展是有利的。
而且中國的老百姓多聰明?。簢鴥燃Z價上漲這么多,那我們干嘛還要在國內買糧?于是,大糧商、小商販以及居住在漢晉、漢吳邊境的普通百姓們,紛紛以各種手段進入晉、吳兩國內買糧。
這其實就是在吸兩國的血。兩國的有識之士并不是看不到這一點??墒强吹搅擞钟惺裁崔k法呢?晉國的情況還稍微好一點,只是北方的幽州存在較大的漏洞。而東吳嘛,那簡直就是個篩子啊。
總之,由于王頎在南交州大興建設,本地土著有錢后紛紛向北交州購買糧食。由此在讓北交州病態的繁榮以外,東吳內部的大量糧食乃至人口都源源不絕的朝著南交州開始流失。
除開清除世家方便政令暢通,大興土木以利土著之外。王頎在交州最最重要的任務便是開海路。
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就是現代越南的北部地區。這塊地方,確實自古以來都是華夏的領土。但這塊地方,距離中原實在是太遠了。而且在農耕時代,這里的產出也極少。所以,歷代中原王朝在這里維持統治,其實多少有些得不償失。
以歷史本位面的明代為例。朱棣平定安南并在這里駐軍。每年能夠從這里獲取的賦稅是多少呢?最多的一年不足七萬兩。而這里的駐軍每年花費的軍費是多少呢?每年三百萬兩。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明政府的統治策略出了問題(比如強行改土歸流),激起安南土著的普遍反抗。但無論如何,如此懸殊的進出賬,任何一個管財務的大臣都會建議放棄了事。
所以,不管關彝再怎么有雄心壯志,未來的大漢執政者再怎么心有不甘。只要這里的收支達不到平衡或者變為正數,這塊地方,遲早會被中原統治者放棄。
如何改善這里的產出呢?農業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海貿。
在拿下這塊地盤后,王頎除了在雉雞關加固關隘防備東吳的來襲外,也按照關彝的指示,花了極大的力氣在紅河的出??谔幨杩S倌?,修筑新的港口。待得這一年的十月,東吳答應的海船交割完畢后,王頎就開始著手率隊南下探索航路。
不過這一年的孔碩公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身體素質大不如前。所以這一次領軍南下的,是以前的涪陵郡太守,張翼之子張微。其副手,則是南中的耿騰以及東吳這邊的全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