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蜀漢的復興》
第(2/3)頁
所以,張政沒得選擇,必須把水軍布置在西陵的江面上:他這邊的江面很寬闊,可以擺出一個很寬的陣型。而峽口內的漢軍水軍,由于江面狹窄,不管有再多的船只,都只能一次性派出部分兵力進行接戰——這就是排隊送死!
十一月十三日,在張政的命令下,東吳水軍迅速的響應。這天上午辰時發令,到了巳時將近的時候。四萬東吳水軍已經全部在峽口外面的江面布陣完畢。
說起來,水軍有四萬人。其實也要不了多少艘船只便裝下了。
張政的坐艦,乃是東吳引以為傲的“飛云”樓船。高十丈,甲板上有五層高樓,層層都有女墻。船頭船尾更是安裝了十部絞盤式投石機以及六臺大型拍桿。單是這一艘大艦上,就有戰兵兩千余人。加上操帆手、瞭望手、漿手等,一共不下三千人。
陸晏、陸景兩人的坐艦,號為“蓋海”。乃是比張政的坐艦還要宏偉、壯觀的大艦——這是陸幼節的私產。
三艘巨艦以下,是一百余艘斗艦。都能承載數百人。
所以,整個東吳的四萬水軍,就是以這一百多艘大艦為主要載體。至于其他的艨艟、舢板什么的,都是掛靠在大艦上面,有需要的時候再行取用。
太陽來到了天空正中,午時已至。
“來了!”遠遠的江面上隱隱約約的出現了無數的桅桿,緊接著就是無數張白帆出現。但是再接下來,卻是讓張政等人睚眥欲裂:從峽口里沖出來的,乃是數百艘船頭點燃了熊熊火焰的自殺式火焰船!
這是內河水戰,占據了上游的一方對下游一方的天然優勢。
“傳令!各艦艦身橫擺,用投石機給我將這些舢板擊沉!”
“喏!左將軍有令,各艦橫擺!”
雖然換了新的年輕指揮官,但到底東吳的水軍乃是維持這個國家生存的根基之所在。所以,東吳水軍的整體素質依然是很高的。在張政的命令下達后不久,帆手、舵手、漿手齊齊發動。一百多艘大艦紛紛迅速將艦身拉橫。
隨著各艦指揮官前后不一的“放!”、“發射!”的命令,數百枚小型石彈騰空而起,并迅速的投射進了上游漢軍放出來的火焰船陣中。
第一輪射擊的效果不是很好。但這沒有關系,隨著落點的明確,各級指揮官紛紛調整了射擊角度和力度。到了第二輪石彈落入船陣后,迅速的有數十艘火焰船被擊中。
這種自殺性火焰船是典型的薄皮巨帆,求的就是一個速度。質量什么的完全就是粗制濫造。所以,雖說絞盤投石機投放過來的石彈比起陸地上的配重式投石機投出來的要小得多。但不要說直接命中了,就是一枚近失彈,也往往能造成一條火焰船“一發入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