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前將軍,接下來我們應該分兵了。” “哦?鎮南的意思是,我們一路繼續順江東下,一路南下收割荊州和交州?” “然也。說來慚愧,預完全不習水性,坐在船上除了暈船嘔吐就做不了其他事情。所以,想跟前將軍討個輕松的差事。由預率軍去拿下南荊州和交州吧。” “呵呵呵~~”張遵微微一笑:“元凱兄不必如此,直下建業的功勛誰都想要,但打仗嘛,總有人要承擔支線工作。就比如前些日子我就把衛將軍的兒子留下來做了西陵的獄卒。但是,到時候滅吳成功后,誰又敢說子承沒有功勞呢?” “在下絕無害怕拿不到功勛、得不到朝廷承認的想法。相反,若是前將軍能讓預承擔南下的事務。相信在南荊州和交州,預基本不會遇到任何有力抵抗。到時候恐怕是橫掃千軍如卷席,那功勞可是少不了的。” “那……好吧,接下來我們就分兵吧。元凱兄需要多少人馬?” “三萬人足矣。” “嗯……根據司聞曹的情報,吳狗在南荊州基本沒有成建制大兵團,交州也就一兩萬人而已。如此,可。” 十一月二十日,杜預和張遵在江陵分兵。之后張遵率領整整二十三萬多軍隊,分為水陸兩路,浩浩蕩蕩的向著江夏進軍。 二十二日,船隊抵達江夏,江夏守將乃是東吳宗室、孫堅長兄孫羌的曾孫孫歆。其人官位倒是極高:驃騎將軍,乃是名義上的東吳荊州方面軍最高長官,但是手下卻幾乎沒有任何有力的部隊。在看到如此龐大的敵軍軍容,以及無論怎么呼喚,都停滯在潯陽絕不前進的顧謙軍遲遲不來。孫歆也很是爽快的開城投降了。 “士治,現在我軍的水軍進軍速度太快,兩岸的步兵有些跟不上了。我們現在是不是停一下,等一等后面的步兵?!? “前將軍,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末將想問前將軍一個問題?!? “士治請講?!? “這次伐吳,前將軍從益州發兵,一月之內橫掃長江中游沿線,可以說已經功勛卓著了。接下來,前將軍是想繼續獨得伐吳大功呢,還是稍稍的收斂一點,讓其他的友軍也能獲得戰功。如此,就顯得不是那么顯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