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后-《蜀漢的復興》


    第(2/3)頁

    帝都居,大不易。這句話對普通百姓來說很真切,對于商家來說,也是一樣。

    天下有名有姓的商人都擠在這里,想要在這里開店并做大。那也是很不容易的。

    雖然數(shù)十年來,大漢政府仍然堅持當年關大司馬定下的每年財政收入固定三成劃給禮部的定例,大力推廣教育。但是在這個時代,全面鋪開義務教育仍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便是到了今日,大漢的識字率也不足百分之十。

    因此,一些開餐館、茶館的商人,便聘用一些識字的人,在館子里給來用餐的客人讀報。以此招徠生意。

    當然,由于大家后來都這么搞,所以商家們在讀報這一件事情上。也是大力的推陳出新。

    比如這家火鍋店,負責讀報的是兩人,一人讀,一人評。頗有了一點相聲的感覺。

    “啪!先來給大家念今天的頭版頭條。祖相致仕,王相接任。昨日,七十二歲的總理祖士稚第二屆七年任期已滿,祖相主動提出辭職。陛下接受了總理的辭職報告,并于當日,任命原副總理王導王茂弘接任總理一職。陛下指出,祖相擔任總理十四年來,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呃,后面這些官話我就不念了。總之,祖相定于五日后從灞橋離開長安,回到其在東北遼河的封地。”

    這條消息確實當?shù)闷痤^版,所以當甲念完這條消息后,整個餐館里都響起了一陣嗡嗡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食客們的議論聲音稍稍小了一點,說書二人組的乙就開始捧哏了:“兄臺,祖相執(zhí)政十四年,你覺得他干得怎么樣?”

    “嗯,我大漢自從當年的關圣人執(zhí)掌國政十四年后便飄然出海。簡相執(zhí)政七年后也南下就國開始。就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一屆總理七年,最多只能擔任兩屆。自關圣人出海六十年以來,從簡相算起,祖相算是第四任總理了。至于說他干得怎么樣嘛?大家伙說說,你們覺得祖相干得怎么樣啊?”

    “在下覺得不咋滴!哦,諸位,在下是涼州人,祖相擔任總理這十四年,俺們涼州眼看著一日衰敗勝過一日。商路上的客商越來越少,西域諸國被厭噠人滅了一半不說,便是先帝親封的宗室第一國,甘陵國都被厭噠人滅了。嘿!祖相倒是派出冉閔將軍打了不少勝仗,可是十四年了,厭噠人消停了么?沒有啊!哎,一昧用強,不是昔年關圣人經(jīng)濟、軍事雙管齊下的圣人之道!”

    “這位涼州的兄臺,你這么說在下就不同意了。”另一邊的酒桌咯吱一響,一個青年人推開桌椅站了起來:“祖相擔任總理十四年,朝廷的收入每年都在增長,不光是收入增加了,朝廷財政的結余也在增加。這可是連續(xù)十四年在西北大舉發(fā)兵,一縣一蒙學的計劃也在穩(wěn)步推進的情況下做到的啊!祖相容易么?

    沒錯,甘陵國確實被滅了,可是這能怪誰?七年前,三十萬厭噠人、貴霜人聯(lián)軍入侵西域。那時候坐鎮(zhèn)西域的冉將軍手里只有五萬人……冉將軍一再對甘陵王說,關圣人言,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力勸甘陵王全國搬遷。可是末代甘陵王那時候只是個十八歲的少年,血氣方剛,說什么昭烈子孫,見敵必戰(zhàn)!堅決要和厭噠人抗爭到底。結果呢,壯烈是壯烈了,但甘陵國卻沒有了……

    七年過去了,厭噠人確實還能蹦跶。但是以前厭噠人動不動就能聚集起二三十大軍,現(xiàn)在呢?頂天能出動五萬人罷了!而且我們在西邊的盟友波斯人終于結束了內(nèi)戰(zhàn),馬上就要出動大軍與我大漢聯(lián)合夾擊,徹底屠滅這一群為禍西域近百年的暴徒了。這些成就,不是祖相頂著巨大的壓力堅持用兵,能夠看到么?

    至于涼州的衰落,嗨!現(xiàn)在海貿(mào)全通,東邊的唐國,南邊的燕國、趙國等,西邊的笈多、波斯、羅馬,各國之間商貿(mào)往來多是以海貿(mào)實現(xiàn)。純粹依賴路上商路的涼州,其衰落也是不可避免的。沒看到歸命侯國都三番五次的上書陛下請求轉(zhuǎn)封了么?不就是因為地緣的關系,涼州注定要涼了么?”

    “砰~!”一開初發(fā)言的那個涼州人狠狠的一拍桌子:“豎子!你又是哪里人?”

    “好說,在下?lián)P州柴桑陶淵明。”

    “好啊,原來真是奸猾狡詐的揚州人。”

    “涼州的窮鬼,你罵誰呢?”

    “罵的就是你!你們揚州人做生意,多次以次充好,坑害友國客商。這污名都傳遍世界了!”

    “娘希匹!什么以次充好?那些波斯人、羅馬人從咱們這里進貨的時候我們都說了是次品,賣的時候打了折的。可是誰讓他們拉回本土后卻把次品當正品高價賣出?這又關我們什么事?”

    一開始還興致盎然的在旁邊看戲的兩個少年,年長的一個看到這一幕搖搖頭,對年少的那個說道:“五弟,以后咱們說話可得注意了。為兄最看不起亂開地圖炮的家伙了。”

    “嗯嗯,關圣人說過,地圖炮、地域黑是最要不得的,一開口就得罪一大片人。”

    “哎哎哎,謝參……呃,這位謝公子,還有這位陶公子。關圣人說過,小吵怡情,大吵傷身啊。罵到這里也就夠了,你們二位都是讀書人,大漢日報正常閱讀都是無礙。但是這里還有不少客人需要茶博士讀報呢。所以,都安靜一些吧。”

    現(xiàn)場再次安靜了下來,兩位茶博士對望一眼,迅速達成了默契:別TM說本國的事情哪,說點別國的事情轉(zhuǎn)移矛盾吧。

    “咳咳,接下來說第二條新聞。今日,戶部尚書庾亮庾元規(guī)在《大漢日報》上公開撰文,抨擊唐國的‘跑馬圈地’政策和迦太基法案。認為這是對東勝神州土著殷地安人權益的嚴重侵犯。”

    “呵呵,諸位都知道,東勝神州地廣人稀,為了吸引人口遷移。唐國出臺了兩個法案。凡是我漢人從大漢十五州本土搬遷到東勝神州的,要么跑馬圈地。嗯,就是給你一匹馬,你騎著馬跑一天,馬跑下來多少地盤,那就都是你的。你要是不會騎馬呢,那就仿效以前泰西迦太基建國的傳說,給你一張牛皮,你能用牛皮圈下多大的地,那些也都是你的。”

    “呵呵呵~~要我說啊,庾尚書說這話言不由衷啊。那殷地安人說是殷商后裔,可是語言、風俗與我大漢完全不同。不過是唐國為了加速同化造的噱頭罷了。總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土著的權益有啥好在意的?問題的關鍵是,唐國的這兩項政策,對我大漢本土百姓的吸引力極其巨大啊!沒看見那些念不了書的男孩,一天到晚就想著怎么練習馬術,女孩子都在研究怎么把牛皮切割得比絲線還細么?”

    “哎,國家雖然整體富庶,但是貧富差距依然巨大啊。若是在大漢本土能夠過得安穩(wěn)富足,又何必遠涉重洋,背井離鄉(xiāng)?”

    “嘿,這位賢侄。老夫癡活了七十多歲,要我說啊,其實我大漢現(xiàn)在的百姓,只要肯吃苦賣力,活得再差也不會比關圣人還沒統(tǒng)一天下前差。之所以現(xiàn)在很多人叫嚷著不滿,不過是我漢人現(xiàn)在多國林立,有比較,有選擇罷了。”

    “這位老丈說得不錯,有了比較,就有了差距。現(xiàn)在我漢人的帝國有兩個,王國七個,公國二十個,侯國更是一大堆。在哪里生活得更好,我們就去哪里。”

    “所以我們才能坐在這里暢談國事嘛,這都是托了關圣人的福啊。”

    “喂喂喂~~!諸位快出來來看啊!桓將軍出征了!”

    “什么?我大漢強軍的后起之秀桓溫少將終于要領兵出征厭噠了么?”

    “士行元帥(陶侃)都七十九了,說了好幾次致仕陛下都不允準。現(xiàn)在祖相退了,士行元帥估計也快了吧。士行元帥不做大都督了,那就是冉將軍接任。可是,冉將軍也快五十了嘛,是要培養(yǎng)新人嘛。”

    “哎呀哎呀,桓將軍這些年在北疆對抗柔然,也是戰(zhàn)紀斐然啊!這一次,一定能給厭噠人最后一擊!”

    隨著眾人的叫嚷,兩個少年兄弟也跟了出去。卻看見一位身著金黃色板甲的青年將軍,正神采奕奕的騎著高頭大馬從朱雀大街上經(jīng)過。

    春日的陽光毫不吝嗇的揮灑在他的身上,使得其身上的金甲更是鍍了一層輝煌的光芒!

    “兄長,大丈夫當如是也!真想快快長大啊!我也想早日出仕,率軍為我大漢震懾宵小啊!”

    “呵呵,五弟,很快的,你的愿望一定會實現(xiàn)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