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黑松露-《山水小農民》
第(3/3)頁
最早有關黑松露的記載來自公元前350年。
當時古希臘哲學家聲稱它是奧林匹亞山上的朱庇特神用雷電擊打土壤創造的。
古羅馬學者認為它無根、無莖、無葉卻能生長發育,是自然界的一個謎。直到公元十九世紀,科學家才確定黑松露是一種生長于地下的稀有真菌。
黑松露生長在深山老林里中的松、橡等樹下的原生土壤中,與樹木根部共生形成菌根,成熟期在每年冬季的十一月到次年的二月。松露的價格十分昂貴,在歐洲被比喻為可以吃的黑鉆石。
黑松露自發現以來就被賦予了許多神秘色彩。松露生于地下,表面沒有任何痕跡。松露成熟是會釋放一種嗅覺靈敏的動物可以聞到的氣味,今天的科學家相信這是一種天然性激素。
在法國,過去人們把母豬當作采集松露的得力助手,母豬的嗅覺極其靈敏,在六米遠的地方就能聞到埋在數十厘米深地下的松露。
但是母豬有貪吃松露的毛病,如果獵人沒有及時攔住,母豬找到松露時會瘋狂地將它拱出吃掉,因此現在很多地區已經用訓練有素的狗來替代母豬獵采松露。
人類對黑松露的利用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地中海一帶的歐洲人就有采食黑松露的記載,那時的人們相信食用黑松露能增添生命活力。到了公元十四世紀,黑松露開始出現在歐洲上流社會的生活中。
羅馬教皇首先引領了食用黑松露的風潮,隨后法國、西班牙等國的王室貴族爭相效仿。數百年來,食用黑松露在歐洲尤其是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貴族中極為盛行,一度成為身份的象征。
直到今天,黑松露作為歐洲三大名食之首,仍然經常出現在富豪俱樂部酒宴前奢侈品拍賣的名單里。
過去兩千年里,黑松露在世界上僅發現于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南部,這是國人對黑松露陌生的主要原因。
上世紀末,華夏科學家在喜瑪拉雅山脈的東南地區發現了黑松露的分布,轟動了整個世界。從那時至今華夏產黑松露一直全部用于出口。
不過隨著華夏經濟的告訴發展,國內的對于黑松露的需求也增長迅猛,特別是大城市的高檔餐廳紛紛推出松露美食,使松露的在國內的消費也漸漸旺盛起來。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