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呵呵,院子里多漂亮,咱們就坐院子里就行!” 再次看到張峰家的小院,似乎更漂亮了,站在院子里,花香撲鼻,坐在這里就感覺精神好了不少。 “這位是劉工,山神廟的具體施工就由他的團隊負責,今天我先帶劉工過來看看,最快明天咱們就開始施工了。” “劉工你好!!” “張先生你好” 兩人相互認識了下,喝了口茶,張峰就帶著兩人再次向青龍山走去。 “這一片山巒就是青龍山脈,山神廟就在山脈的主峰青龍山上……” 青龍山海拔兩千一把多米,據說五六十年代有地質隊在這里勘測過。 上面的山神廟,據說修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四百來年的歷史,可惜曾經香火鼎盛,聞名方圓數百里的山神廟,在特殊年代被徹底砸毀,此時已經只剩殘檐斷壁,和一堆破磚爛瓦。 隨著月亮湖旅游業越來越興旺,為了增加村里的旅游景點,張峰自己出資上百萬,將山頂的山神廟重新復原。 雖然要花不少錢,但相比自己從山神廟獲得寶藏來說,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就當出點錢做些功德,這不僅有利于村里的旅游發展,也能讓自己心安,因此對山神廟的重建,張峰非常的上心。 “這里風景真好!!”站在青龍山山頂,山下清澈的月亮湖,古樸的小山村全都一覽無遺,盡收眼底。 王教授帶著劉工看了一圈,然后笑著說道: “劉工你看看這里有什么困難沒有,小峰就在這里,有什么困難咱們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技術方便到時沒什么難度,就是材料不好運輸啊!”看到這么陡峭的山路,劉工皺著眉道。 上山的就是一條土路,而且非常陡峭,原來鋪設的石板,很多地方已經不翼而飛,因此想要將建材搬運到山頂,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用馬運輸怎么樣??”張峰試探的問道。 “怎么你們村里有馬??”劉工眼睛一亮然后問道,要是有馱馬那就方便多了,效率將會提高三四倍。 “我們村里沒有,但其他地方有啊!”張峰笑了笑,心里已經有了計較。 要說青山縣哪里的馬最多,當然要數賽馬的地方了,每個周末,那里就是一個巨大的馬市,想來租幾匹馬馱運材料應該不成問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