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家回到村口,正好看到幾個小家伙在拐棗樹下摘拐棗。 此時小鴨子拿著根竹竿,對著樹上的果子一陣揮舞,可惜樹葉倒是掉了一地,果子一點都沒有。 “哎呀,小鴨子你真沒用,讓我來!”大毛都看不下去了,連忙就要搶奪小鴨子手中的竹竿。 “別啊,讓我在試一次!”小鴨子連忙躲開大毛,依然不想放棄。 “哼哼,你要再打不到拐棗就該我了啊?”大毛看小鴨子不肯給自己竹竿,之后氣呼呼的說道。 “嗯嗯,我要是再打不到,就讓你來打!” “呵呵,這倆孩子,不知在偷摘哪家的拐棗!”老爺子看到后,笑呵呵的說了起來。 “這好像是英子姐家的,不過她們家都沒有采摘過,每年都便宜了村里的小家伙。” 張峰笑了笑,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 以前自己還有張義,二牛叔,就像現(xiàn)在的大毛和小鴨子一樣,關(guān)系好的就像穿一條褲子,每天都呆在一起。 一起上樹捉鳥,一起下河摸魚,一起偷三太奶奶的家的黃瓜,還一起被父母教訓(xùn),都是典型的熊孩子,每天都調(diào)皮搗蛋,似乎不搞出點事兒來,就全身不舒服。 這就是農(nóng)村的孩子,山里的孩子,幾乎祖祖輩輩都一個樣,在田間地頭放養(yǎng)長大,無拘無束的自由成長。 “啊,掉下來了,掉下來了!”突然一團(tuán)拐棗掉到了地上,小家伙驚喜的不已,興奮的跑過來,一把就撿起了自己的戰(zhàn)利品。 “讓我嘗嘗,讓我嘗嘗好吃不?”大毛也開心不已,蹬蹬蹬的跑過去。 “嗯嗯,好吃,真的好甜哩!”隨后兩個小家伙將拐棗分成了兩份,小鴨子一份,大毛一份。 分到了屬于自己的拐棗,兩個小家伙就坐在大樹下,美滋滋的吃了起來,全然沒有發(fā)現(xiàn)張峰幾人已經(jīng)來到了他們身后。 “哎呀!小鴨子你們又在偷英子姐家的拐棗啊?”小月背著手,笑呵呵的向小家伙們說道,語氣中還有中威脅的意味。 “我們才沒偷呢,英子姐家的拐棗本來就不要了的好不?”小鴨子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是小月,連忙反駁到。 “就是,英子姐家都不要了,我們來摘一些才沒事呢!”大毛這個分了一半的人,也連忙解釋道。 “呵呵,行了,小月姐姐這是在逗你們呢!小鴨子,把你的竹竿給我,我也打一些嘗嘗。”張峰笑了笑插了一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