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高產大豆(1/2)-《山水小農民》
第(2/3)頁
這可難不倒張峰,因為系統里各種優異的大豆種子多的數不勝數,畝產數千斤的比比皆是,此時張峰最大的煩惱就是不知該兌換哪一種,要是太優異了會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畢竟全世界的大豆畝產量都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
我們國家大豆的單產最高紀錄只有397千克,這還是位于西北疆的科研試驗田的畝產量。
而在東北和黃淮地區的畝產最高記錄還不到 330千克,這是理想條件下我國大豆品種的產量潛力。
這還是最高紀錄,而我們的平均畝產量那就更低了,才三四百斤而已,米國因為是大農場耕種,所以畝產量也不比咱們多多少,不過米國地廣人稀,種植面積遠遠超過咱們,所以產量才會如此之多。
不過米國的最高紀錄卻遠遠高于我們,比如2006和2007年,米國一位農民在大豆產量競賽中獲得畝產625千克和693千克的世界高產記錄,幾乎相當于咱們最高紀錄的兩倍。
看到這些資料,張峰心里感慨不已,沒想到咱們的國家的大豆產量這么低。
雖然村里也有大豆種植,但大家都是種來當菜吃,就是平日大家吃的毛豆,少量的等成熟曬干后,做成豆腐豆皮等等。
因此大家也不會特別在意它的畝產量,不過按照張峰估計,想黔省這樣的山區,大豆的畝產量估計才兩百斤左右,遠遠低于東北,甚至黃淮等地區。
即使是東北那也不怎么樣!
畝產三四百斤而已,即使每斤能賣兩塊,那也才七八百塊錢的收入,還沒種玉米賺的多呢!
難怪華夏的大豆種植面積在逐年減少,要不是主產區還有政府的補貼,估計咱們的大豆早就被國外的大豆沖擊的七零八落。
“這大豆的畝產量太低了!”張峰搖搖頭,覺得要是華夏早些年對大豆的重視能夠像水稻玉米那樣,那現在華夏的大豆產量肯定不會這般慘不忍睹。
“不過這樣也好,系統中的育種技術終于有了大作用!”想到這里,張峰開心的笑了起來。
想到這里,張峰立馬就向蛋蛋下了命令。
“蛋蛋,給我找幾種畝產量在一千二百斤左右的大豆育種技術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