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筆臨鵝池-《山溝書畫家》
第(2/3)頁
“啊?”鐘岳回過神,轉頭看向兩個肩帶紅袖章的大爺大媽,恰似一對門神地站在他面前,“什么事?”
“門票,看看。”
大媽一副極為有經驗的樣子,方才看到鐘岳鬼鬼祟祟,發呆出神的樣子,準是沒買門票,從一旁山上翻下來的逃票游客。
“哦。”鐘岳從兜里將那張全天門票找出來,遞給老太太。
倆門神湊在一起,盯著上邊的日期、紅戳查了查,不像是逃票的呀。
“小伙子,你是有什么事情嗎?”
“沒啊。”鐘岳將票根收回來,塞進口袋里。
老頭笑道:“我們看著你好長時間了,剛才盯著石碑發呆,現在又坐在池子邊木楞木楞的,是不是要尋死?我可給你說啊,這里的池子可不深的。”
“呵呵,大爺你想多了。我就是來看看書圣寫的字。”
老頭說道:“書圣寫的字。哦,這樣啊。”
鐘岳將幾根胡蘿卜喂給游過來的大白鵝。
“以前也有什么書法家過來。特別是蘭亭書法節的時候,那可是大家潑墨,吟詩作對,盛況非凡啊。”
鐘岳從書包里拿出冰紅茶,喝了一口,“那您看,可有什么入眼的作品?”
“哈哈,書法嘛,現在的人啊,太過浮夸了。那些所謂的大書法家,有些人過來,就是寫個鵝字。總想著標新立異,超越古人,成就功名。你去后邊博物館看看,都是一些蹩腳的作品。”
鐘岳聽出這話里帶著的偏見,便問道:“大爺您覺得這個書法,怎樣才算寫得好?”
“這你可就問對人了。”
拿著鉗子夾垃圾的大媽瞥了眼老頭,“吹兩句得了,趕緊的,去把那邊的垃圾箱倒了。”
老頭摘下橘紅色的鴨舌帽,撓了撓花白的頭發,“書法嘛,要寫得好,說白了,一板一眼地去模仿,那是下等;模仿的基礎上有自己的東西,那是中等;吃透精髓的筆法,有自己的筆意,那才是上等。”
老頭拿著簸箕離去了,鐘岳看著那塊不遠處的石碑。
“臨摹《蘭亭》本者多矣,然時時露已筆意者,始稱高手。予閱茲本,雖不能必知其為何人,然窺其露已筆意,必高手也。”
這段文字,是鐘岳從徐渭處得到有關筆法的記載。老頭的話直白,卻跟徐渭留下的文字契合。
追求形似,不如追究神似。
鐘岳坐在石凳上,將小盒子中的胡蘿卜盡數撒入到鵝池之中。六七只大白鵝爭相搶食,在水上撲騰著,翅膀翻飛,嘎嘎亂叫,生趣盎然。
鐘岳眼前一亮,好像是發現了什么驚天秘密。
就在一剎那。
他有一種錯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