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章 提前的金秋禮-《山溝書畫家》
第(3/3)頁
歐陽明說道:“正好。咱們先吃個飯,下午叫上席老、韓老,給研究研究我這些東西啊。斷斷代什么的。我可是聽說,即便是官窯,各個皇帝年號的價格也是天壤之別的。”
鐘岳翻了翻白眼,將塑料袋里的梅瓶拿出來。
“誒,岳哥,當心點。”
“瞧你緊張那樣兒。這瓶子,還抵不上你這車的一個轱轆呢,也沒見你開車的時候這么緊張過。”
歐陽明鄭重其事地道:“這性質能一樣嗎?車是車,古玩是古玩,玩的就是一個眼力。對了,岳哥,除了那把椅子,你還淘了點什么玩意兒?”
鐘岳舉起塑料袋,墊了墊。
“銅錢?”
“恩。”
“多少錢?這么大一袋,估計也要個四五萬塊錢吧?”
“三百,還送一對鐲子。”
歐陽明臉上立馬浮現出一絲不屑,“我說岳哥啊,收藏投資也得講究一個成本吧。你這連放成本就不愿意放,談什么回報啊。”
鐘岳自顧自地拿起梅瓶,倒過來看瓶底是否有底款。一般來說,官窯都是附帶底款的,紋路、圖樣上,鐘岳對瓷器沒什么研究,但是底款還是看得懂的。
然而一看這個梅瓶下的底款,鐘岳直接給它判“死刑”了。
底款用的是篆文,然而不知道是仿制者偷懶腦殘還是故意留個馬腳自鳴得意一下,這個“大清康熙年制”的“制”字,居然不是篆體的“製”,反而用了“制”,這不成了關二爺千里騎單車,假到離譜了嗎?
歐陽明對于古玩方面,真是智商堪憂,也難怪歐陽國青帶他來了幾次后,也不想帶他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