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十二章 河東大治-《三國之天驕盛宴》


    第(3/3)頁

    東漢之始,世家大族一直處于左右政局的重要地位,享有各種特權,大族名士操縱社會輿論,家資、門第對士人的前途影響甚大。隨著東漢王朝的瓦解,各地區的大姓豪杰之士成為割據政權的社會基礎,割據者必須爭取他們的支持,起用其士人代表,否則其割據便難以成功,諸多軍閥中,袁紹聲名最著、實力最強,也是世家紛紛投效的主力。

    曹操早年軍事勢力的發展一波三折,很不順利,曹操在兗州鎮壓黃巾余部,起初頗得兗、豫豪杰鮑信、張邈、陳宮等人支持。但興平元年曹操用兵徐州,攻打陶謙,張邈等倒戈,迎立呂布,“兗州諸誠皆應布”,“督將大吏多與邈、宮通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曹操出身閹宦家庭,又讓郡中官員將邊讓就地誅殺。

    因此,曹操雖力行“唯才是舉”,但“只能從大姓、名士中選用他所需要的人才,也仍然需要大姓、名士推薦他所需要的人才”,以免重演殺一邊讓而舉郡皆反的悲劇。

    之后荀彧投奔曹操,才使曹操走上了統一北方的征程,荀彧的投奔不單單是個人投靠,更是潁川世家大族對曹操投靠。

    根據歷史記載,袁紹四世三公,但割據河北“征北海鄭玄而不禮”,又“逼玄隨軍”南征,還責命曹操殺楊彪、梁紹和孔融,至于誅殺田豐等人更是有目共睹。公孫瓚據幽州,“多所殘害”;“殺害州府,衣冠善士殆盡”;“纘統內外,衣冠子弟有材秀者,必抑使困在窮苦之地”。公孫度據有遼東,對郡中大姓“皆以法誅,所夷滅者百余家,郡中震栗”,甚至掘冢焚尸,以泄其恨。陶謙任徐州刺史,“背道任情”,趙昱等“徐方名士”,或以“忠直見疏”,或以諫爭“拘執”,“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孫策“平定吳會,誅其英豪”,所謂“英豪”,即指江南名士,孫氏兄弟先后誅殺了許貢、盛憲、周昂、周昕、周颙、王晟、沈友、高岱等,如再追述孫堅攻殺王容、孫策害陸康的史實,可以說孫氏父子雙手沾滿了世族名士的鮮血。

    與上述人物相比,曹操有過類似的舉動,如他先后殺害過邊讓、孔融、楊修等名士,但并沒有像公孫瓚、公孫度、陶謙等人那樣,始終以大族為敵,以斬盡殺絕為快,而是盡力招攬士人,爭取他們的合作。

    因此,曹操的成功也是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否則到了曹丕手中,陳群的九品中正制也不會那么的順理成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