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阿諾德氣道,“那我這次拭目以待!” “砰”的一聲,他怒氣沖沖地出門了。 塔莎有些頭疼地揉了揉額頭,無論是什么公司,都逃不開權力之爭啊! 副總編阿諾德,能力強,善交際,特別是在年輕一輩的編輯中聲望很高,在雜志社里的背景人脈也很深厚,若是她塔莎離職,接替她上位的毫無疑問會是阿諾德。 因而,方才的爭吵,除了雙方在想法理念方面確有差異外,也涉及到了公司中的權力之爭。 阿諾德是一個很推崇效率的人,推崇時代進步,潮流變革,這也是他在年輕一輩編輯中很有聲望的最主要原因。說實話,他的一些想法和觀念,就連塔莎都不得不承認是正確的。 最起碼從表面上來看是正確的。 但正不正確是一碼事,該不該做又是另一碼事。 塔莎一直認為,若是凡事都從效率、利益之類的方面考慮,那么,《英格蘭兒童讀物》就完蛋了。 “把最好的故事給孩子們看”,因為秉持著這簡單純粹的理念,《英格蘭兒童讀物》闖過了六十年的風風雨雨,而這種理念是一種效率至上、利益至上的理念嗎? 絕不是。 它是一種溫情,是對孩子們的關愛。 《英格蘭兒童讀物》不能成為單純的利益機器,它需要有一種溫情始終貫穿其中! 這是塔莎所堅信,所堅持的。 只是,到了如今,編輯部內贊同她觀點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微觀經濟學知識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變得只懂得板著手指計算得失。 利益最大化受到越來越多的推崇,像理念、溫情、理想這樣無法準確數值化的不穩定因素,則越來越被漠視。 這算是一種諷刺嗎——經濟學越普及,人們似乎越短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