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400萬獎學金獲得者-《文娛之父》
第(1/3)頁
說話人是誰,秦葉沒有聽出來,因為聲音相當陌生,但他無需轉頭去看也知道這一聲“你好”是對他說的,因為對方說的是中文。
而他周圍就只有他一個中國人。
轉頭一看,黑發黃膚,還不止一個。
果然是。
雖然黑發黃膚的并不一定是中國人,但配合剛才的一聲“你好”,基本就是十拿九穩了。
“你好,你們是?”秦葉回應了一聲,講的當然也是中文。
先前,他是一直在說英語的,畢竟這是國際通用語。
來劍橋讀書的,哪有不會說英語的?
要知道,申請材料里就有一項是雅思成績或托福成績。
當然,社會招生窗口除外,這個窗口比較特殊。
但哪怕不談社會招生窗口的通過人數之稀少,其通過者其實一般都懂英語的。
舉個例子,某個在物理方面特別有才華,特別有天賦的中國人,遞交了一篇讓劍橋教授感到驚艷的論文,無需提交雅思成績或托福成績,直接就通過社會招生窗口進來了,但這就表明他不懂英語嗎?
不,恰恰相反。
英語系國家在物理學領域處于相當的領先地位,無論是《Science》(《科學》),《Nature》(《自然》),還是專業物理學期刊《Review-of-Modern-Physics》(《現代物理學評論》),《Physics-Reports》(《物理報道》),那可都是英文期刊,真正尖端的物理學論文都是英文論文,他不可能不懂英語,相反,他很可能精通英語。
可以說,雖然通過社會招生窗口進來的學生可以不提交雅思成績之類的英語水平證明,但他們的英語水平恐怕比一般學生都要高,特別是在專業英語方面。
當然,非自然科學專業的學生——例如文學領域的——可能例外。
但……能通過社會招生窗口進來的學生本就非常非常的少,跟稀有動物似的,其中還得是非自然科學專業的,而就算是剩下的那點人,你就能保證他們不懂英語嗎?
恐怕未必。
所以,說劍橋的學生都會說英語,這話并不為過,哪怕它有著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
英語在這兒確實是實打實的通用語。
像秦葉和沙理奈說話的時候,秦葉不懂日語,沙理奈不懂中文,兩人就是通過英語進行的交流。
……
聽到有人用中文跟自己打招呼,而且轉頭一看,來人不止一個,秦葉還是蠻高興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