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萬圣節(All-Saints’-Day),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一大傳統節日。而歷來,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候并不是萬圣節當天,而是10月31日那天,也即萬圣節前夜(Halloween)。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里常常把Halloween(萬圣節前夜)直接翻譯成萬圣節,又加之萬圣節前夜(Halloween)比萬圣節(All-Saints’-Day)要熱鬧,以至于不少中國人都誤以為萬圣節是10月31日,但其實10月31日是萬圣節前夜,11月1日才是真正的萬圣節。) 小孩,鬼怪,南瓜燈,不給糖就搗亂…… 萬圣節在中國并不是一個流行的節日,但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耳濡目染之下,不少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年輕人,都對它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這個節日起源于宗教,但卻在發展過程中將宗教色彩摒除得一干二凈。 現如今,它是孩子們的節日,同時也是年輕人舉辦化裝舞會的節日。 …… 因為萬圣節的臨近,劍橋的校園開始有了轉變。 宣傳標語,活動攤位,校園裝飾,學生們談論的內容,大家臉上的笑容和期待,甚至空氣中蕩漾著的氛圍,所有的一切都在大聲宣告著——一個歡快熱鬧的節日即將到來。 在這樣的日子里,就連那些被學業、論文、實習、社團活動等等壓得喘不過氣的學生,都紛紛松了口氣,或許他們要做的事情并沒有減少多少,但心理上卻覺得輕松了許多。 節日的魅力,便在于此。 …… 萬圣節一天天臨近,秦葉也松了口氣。 熱鬧的節日氛圍,終于是將圍繞著他的追捧熱潮沖淡了許多。 況且,劍橋再大,終究是個學校,又能大到哪里去呢?秦葉的宿舍、課程安排等等也很快就被人調查得徹徹底底,而他又不可能一天到晚待在宿舍里閉門不出,他也需要去上課,需要時不時外出走走,需要鍛煉身體,被人逮到什么的其實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 說白了,大家都在同一個校園里學習、生活,你又能躲到哪里去呢? 畢竟,要躲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 逮到秦葉的次數多了,許多學生的好奇心得到了大大的滿足,再加上萬圣節到來,被節日氛圍一沖刷,追捧熱潮自然淡了下去。 當然,除了上述原因外,其實還有一大原因——因為這兒是劍橋。 這兒有某國王室的公主,有某國首富的兒子,有從小拿國際大獎拿到手軟的神童,有在國際頂級期刊上連續發表論文的學術狂人,有出版了好幾本暢銷書的天才作家,走在校園里,運氣好還能遇上諾貝爾獎得主,跟對方聊上幾句,每天校園里舉辦的講座、會議、報告、公開課等等,來的也是各種大佬,世界銀行總裁,某國政治領袖,行業大牛等等。 若是細究,在這所學校里,實在有太多值得追捧、值得圍觀的人物。 秦葉會被許多同校同學追著圍觀,更多的是因為他們都是年輕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