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成為布瓊尼(一)-《布瓊尼烏拉》
第(2/3)頁
1883年4月25日,他出生在頓河地區哥薩克鎮普拉托夫斯卡亞。
哥薩克,是一群生活在東歐大草原(烏克蘭、俄羅斯南部)的游牧社群,是俄羅斯和烏克蘭民族內部具有獨特歷史和文化的一個地方性集團。
在歷史上以驍勇差點和精湛的騎術著稱,是支撐帝俄往東和向南擴張的主要力量……(略)
家庭世代務農,非常貧困,父親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和祖父一樣,都當了一輩子的雇農,沒有自己的土地。
1875年5月,布瓊尼的父親與梅拉尼婭(這名字牛啊,米國第45任大總督川普之妻的名字)·尼基季奇娜·葉姆琴科結婚,在科久林村定居,先生下了格里戈里,以后又生了謝苗(就是主角兒)、費奧多爾、葉梅利揚、塔季揚娜、阿納斯塔西婭、丹尼斯和列昂尼德。
可想而知這么一大串的孩子出生是件喜事,也給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帶來了多大的負擔!
1891年春,布瓊尼一家搬遷到馬內奇河右岸的科特維諾夫卡村(達利尼村)居住,距離普拉托夫斯卡亞鎮四十公里,他們在苛刻的條件下租種土地,收成的一半必須繳納給主人。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八歲大的謝苗也到地里勞動,沒有鞋子穿,光著腳趕馬,有時甚至扶梨,幫助母親在菜園里收馬鈴薯,幾乎啥都干了。
雖說生活貧窮,但他們安樂知足,父親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的三弦琴彈得很好,而小謝苗年紀輕輕,卻已經把手風琴拉得非常悅耳,套用國朝語言:“上自小即聰慧……”
再怎么勤奮耕種,家里還是不夠吃的,父親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在農閑時還得打工掙錢,他經常給村里的頭等商人亞茨金干活:運貨、腌咸魚、照料牲口。
而小謝苗則忙前顧后,幫助父親干活,他的能耐是家里孩子中最大的,別的孩子只是小幫忙,他卻做起了大事。
有一次,肥胖的亞茨金騎馬經過,看到路邊一大群他家的羊只,還不到馬高的小謝苗正趕著它們在吃草,還繼續往更遠的山上行,而這些羊群是承包給他父親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去放牧的。
大人不在,讓小孩子看管羊群?!
頓時亞茨金怒了:“人死掉不要緊,羊被狼咬死了,你家賠得起嗎!”
野外的狼非常可惡,它就算吃不掉羊,也會將所有的羊都給咬死。
他將小謝苗叫到面前斥責,叫他速速滾去找家里大人來!
“我能行!”小謝苗仰頭看著騎在馬上、高高在上的大商人道。
“你能行?”亞茨金失笑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