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大酋與小酋-《布瓊尼烏拉》
第(1/3)頁
橫山少佐趕忙站起來,深深地鞠躬道:“總督閣下!”
“橫山君,請坐!”那個老家伙,頭發花白,精神卻是極好,他身上掛滿勛章,簡直有如防彈衣。
那時期的勛章還是值錢的,也就表明了他的“功績卓著”。
臺灣總督、陸軍大將、陸軍參謀次長、日本滿洲軍參謀長兒玉源太郎!
此人出生于日本周防國德山藩(今山口縣)。武士兒玉半九郎長子,自中日甲午戰爭開始后,任大本營留守參謀長兼臨時檢疫部長,積極策劃侵華戰爭,被稱為“日清戰爭的蕭何“。
倭軍攻陷平壤和黃海海戰后,由于掌握制海權后,立即組編侵華日軍第二軍。由于陸軍大臣大山巖出任第二軍司令官,他于是成為實際上的陸軍大臣,對日本侵華戰爭,從兵力部署到物資輜重,無一不躬行實踐。
1895年8月20日,倭國天皇賜其金鴟勛章及旭日重光章,并授予男爵爵位。后擢任第3師團長、內務大臣。
1898年之后,兒玉源太郎出任臺灣總督,是統治臺灣的一個重要人物。
兒玉到任后,立即在臺灣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殖民措施:在軍事上,兒玉源太郎殘酷鎮壓臺灣同胞,他實行了保甲制度,推行連坐法,殺人無數(連坐:一人造反殺一家,一家造反殺十家)。
在經濟上,兒玉源太郎實行了食鹽、樟腦、煙酒、鴉片等專賣制度,大肆剝削臺灣民眾。
但是,另一方面,兒玉又采取“皮鞭之外“加“糖“的懷柔政策。對老百姓喜歡的陋習吸鴉片,從清肅改為放寬至“專賣“,又搞“饗老典“的敬老活動,“揚文會“重視讀書經商精英的表彰活動等。
此人天性狡猾,比起那些沖殺在前的倭國人更是兇殘,乃清國人、俄人的大敵!
……
后來一些灣灣居然還為他歌功頌德,說他的統治是在“日據時代”的最好的統治者,寬厚仁慈云云。
殊不知他的勛章上沾滿的是臺灣先人的鮮血!
1904年5月14日,兒玉源太郎隨日軍侵入中國。此后,日本在中國的軍機事務,均由其出謀策劃,親自裁決。
乃倭軍大酋,橫山少佐則是他在臺灣的下屬,主管軍事圍剿,同樣手上沾滿臺灣人民鮮血,很是得力。
他是中國通,說國語非常流利,漢學淵博,因此兒玉源太郎看中他,特意將他從臺灣調來。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