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大院病美人原配[年代]》
第(3/3)頁
穆冰瑩笑瞪他一眼,“是,你是頂天立地的丈夫,那等下你就得像個大男人一樣,不要黏黏糊糊看著我,讓我舍不得走。”
“誰說大男人就不能黏黏糊糊了,我就要黏黏糊糊看著你,讓你舍不得走。”
顧長逸又把媳婦抱回來,親了親她的額頭。
“好了好了,周圍有值守的戰士呢,小慧馬上也來了。”穆冰瑩推開他,在外還是不習慣過于親密。
顧長逸放開媳婦,看向坐在旁邊包裹上吃著麥芽糖的兒子,揉了揉他的小腦袋,“陽陽,去了首都照顧好媽媽,能完成任務嗎?”
顧蔚陽舉起小手放到額前,奶聲道:“保證,完成任務。”
顧長逸與穆冰瑩對視一眼,一起欣慰笑了。
……
一回到學校,穆冰瑩就投入到學業之中,用了半個月時間熟悉課程,好在專業課課程都是她早已預習過的,即便耽誤了這么長時間,也不受任何影響。
原先答應佟社長的新文章,也已經如約交到了報社,開始發表。
這篇文章的名字與南燕一樣,取自女主角名字:《梔子》
真正改革開放的伊始時間,是1977年夏季,女主角梔子,同樣是夏季梔子花盛開的時節出生。
全文背景還是公社制度下,1975年的農村,梔子招婿,男主角沈清皓入贅說起。
新文還是有穆冰瑩想表達的破除封建,女性獨立的思想,但沈清皓卻不同于陸橫的良心未泯,這一篇的沈清皓可以說壞到了骨子里,披著人皮掩飾人心的惡性,忘恩負義只是小事,他后期因為入贅的屈辱感,不但陷害梔子,還陷害整個村莊,欲置對他一直抱有善意,多方照顧的村民們于死地,想用梔子一村人的血,來染紅他的烏紗帽。
當然,最后肯定是不能讓他得逞。
全文目的,就是想警醒擁有傳統封建思想的人,真正做到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第一篇文章一發表,玫瑰新書四個字,就在全國引起了轟動,銷量直接超過《南燕》當初分手高潮的巔峰時期,《梔子》的情節,也很快引發全國人民討論。
讓全國人民高興的遠不止于此,這一年時間,玫瑰專欄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產量爆發期,除了《梔子》按時更新,還在連載期,玫瑰就發表了第三本新書《女娃娃兵》,講述的不是單一女主角,而是一群平均十五六歲的女娃娃上戰場的事。
兩本書是半個月一更,這周剛被《梔子》氣到血壓狂飆,下周又為《女娃娃兵》哭腫了眼睛,眼淚流到虛脫。
《女娃娃兵》才剛更新到一半,各大電影制片廠,就通過珠揚報社找到穆冰瑩,想要買下影視版權,與此同時,穆冰瑩也接到了魏叔的電話,解放軍電影制片廠也想拍攝這本書。
本來就是關于軍人上戰場的故事,魏叔又打來了電話,穆冰瑩自然選擇解放軍電影制片廠。
她沒有收這本的影視版權費用,因為這本書除了在戰場上看到了南疆姑娘們的果敢,還融合了犧牲的戰士們英勇精神,就是為了更好的懷念他們,為他們留下一些痕跡,才會動筆寫這個故事。
穆冰瑩不但沒有收軍區的影視版權費用,還將這本書掙到的稿費,專門成立了慈善賬戶,長期以他們的名義做善事。
長期到她的余生,以及她去世五十年以后,作品著作權變成公有為止。
穆冰瑩像以前一樣在學業上不浪費一分鐘時間,學習結束后,立馬回到家里陪孩子,教顧蔚陽和小慧上課,布置作業,晚上睡前,會和顧長逸通電話,互相說今天都做了什么,像是寫日記一樣,用電話記錄。
這天,穆冰瑩被老師叫走,一起來到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路上關逢哲老師走得很悠閑,穆冰瑩還以為就是來看一看,等到了出土文獻研究中心樓,看到“各路人馬”都到了,頓時明白又挖出新東西來了。
每次一有新的東西出來,所謂各路人馬,就是學校各個系的教授,譬如歷史系,考古系,中文系三大專業,數十個老師帶上數百個學生過來“搶”,就像是武俠小說里,集齊各大門派,群雄齊至,想第一時間看到文物古籍,搶先研究出來新成果。
第一次來的時候,看到那么多大能,穆冰瑩還抱著禮讓的想法,經過這些大能看到東西,就像是當年軍區大院搶新鮮菜那樣,她心里的尊敬,多多少少還是褪去那么一些,不再刻意相讓。
關逢哲老師,目前為止,身邊還是四個學生,二師兄也依然還不是真正的關門學生,只是記名。
這一次,老師將一沓帛書殘片,交到四個學生手上,“這些帛書時間久遠,又埋在地底下上千年了,紙張都相互粘連在一起,墨跡也滲染到一起,模糊不清,你們除了做好修護工作,還要將這些先輩的平生小傳先整理出來,再填補空缺。”
龐運鋒面色充滿喜色,這么多年,他終于能參與到古籍辨認的研究中來了,還沒喜上多久,余光看到了穆冰瑩,興奮的情緒頓時減去一半。
字跡辨識需要有大量研究基礎,辨識過程中還能有資格出入學校和國家各個機密單位,甚至去到被保護起來的現場,這都是能讓人大量學生羨慕的經歷與履歷上必不可少的經驗,一旦有了成果發表,也會迅速在學術圈里“小有成就”,專業課成績和績點就更不必多說了。
他忍了這么長時間才有資格參與進來,結果還得跟比他晚的穆冰瑩同分一杯羹!
龐運鋒心里充滿了不服與嫉恨,如果穆冰瑩在此次研究中又出了什么風頭,表現過于突出,他估計又沒機會成為老師真正的關門學生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