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撞見-《穿進年代文中嫁個好男人》
第(1/3)頁
想起來她為什么眼熟了
“怎么了?嚇著了?”
“嗐, 我也是病急亂投醫,小姑娘你別介意, 聽聽就過了, 當沒這回事吧。”
賴大娘短短幾句話信息量巨大,也太過讓人出乎意料,文莉一時沒反應過來。
賴大娘看她發怔, 加上文莉又生得嬌, 臉嫩,以為她是沒經過事, 嚇著了,賴大娘心里失望, 最后擺一下手說道。
“你老遠的找過來也不容易,想問什么就問吧,我把知道的告訴你。”
“不是,大娘,我不是嚇著了,主要是沒明白過來您的意思,您能和我詳細說一下嘛?”
文莉回過神, 見賴大娘滿臉的失望,精神氣似乎都散了一些,一副沒力的樣子, 她趕緊道。
“您們的錢怎么被廠子給吞了呢?是被拖欠工資了嗎?”
文莉問著,心里卻覺得不太可能。
機械廠再怎么樣, 他也是杭城的幾大重工廠之一, 這么大一個廠, 效益怎么差也不至于到拖欠工資的地步, 不然上面早派了調查組的人下來調查了。
而且, 要拖欠了工資,剛才那張大爺肯定也不會不說了,這可是悠關他自己利益的。
投訴無門的情況下,看到有人尋訪,怎么可能放過。
就像賴大娘,見她一個人來問訪,都直接把事情說了。
文莉念頭剛閃過,賴大娘就搖了頭:
“不是,拖欠工資這么大的事他們還不敢。”
“那是什么情況呢?”文莉疑惑了。
但這會兒賴大娘卻猶豫了,大概因為先前誤會文莉那遭,她現在已經從最開始的胡亂抓救命稻草里醒過神。
“是個比較復雜的情況,姑娘,這事就算了,不說了吧,你還是個學生呢。”
“剛才也是大娘有點莽了,其實就算你們認識報社的人,也沒什么用的,先前啊,我們中也有人試圖聯系過報社那邊,他們說,因為取證困難,事實不符,不能刊登這事。”
看來是很嚴重的事了。
文莉黛眉輕擰一下,他們下來是為做關于經濟的問卷,似這類問題涉及到廠子內部可能貪腐的問題,確實不在他們范疇。
也不是她們目前能管的事。
但既然遇到這事了,連了解都不了解下,心里總感覺有個疙瘩。
而且,江元的新職務也和經濟還有下面單位掛鉤,了解下總沒錯的。
于是,文莉又看向賴大娘說道:
“大娘,究竟是什么事呢,”
“是這樣的大娘,我確實只是個學生,又剛來杭城,對這邊不太熟悉,不過我們教授呢,他是比較厲害的人,屬于上面的人,您把事情和我說說,我回去和我們教授反應反應看看。”
“這事說來話長,姑娘,你不介意的話就屋里坐坐,我和你仔細說。”賴大娘想了想,覺得也就耽誤會兒功夫的事,死馬當活馬醫醫了,就邀請了文莉屋里坐。
“哎,行。”
文莉點頭應下來,跟著賴大娘去了邊上她們的屋子。
賴大娘家在靠里側的屋,家里收拾得很干凈,但和城南城西那邊家屬樓的情況都差不多,很擠。
中間只留了大概半米過人的過道,別的位置不是安了床,就是各種收納的柜子,裝滿東西的藤筐。
雖然已經盡量擺放整齊,但家就這么大點,想弄清爽都是沒辦法的。
“家里窄,你別介意。”
賴大娘拿了一張小板凳過來給文莉坐,又要去給文莉倒水。
她腳還沒好利索,走路有些拐,文莉見狀趕緊攔到她:
“賴大娘,水不用倒的,我包包里帶著水的呢。”
文莉說著,就從包包里把水拿了出來。
這回出門,江元給她收拾的包包,給她準備了水,可能會用到的香煙,還給她拿了一件防身物品。
雖說她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大家一塊兒,但難免有上廁所什么的落單的時候,江元是不太放心她的。
在車上的時候和她說了好些需要注意的和防身的技能,更提醒她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一類。
文莉知道他的顧慮,這年頭拐子挺多的,她當然一切小心了。
就是來找賴大娘,她過來的時候,路上也照江元說的留了記號,以防萬一。
“那行,那我就不給你倒了。”
賴大娘見她有水,也沒堅持,拎了根小板凳過來,也坐下了。
“大娘,您先前說,廠里沒拖欠工資,那這錢是怎么回事呢?”
看她坐下,文莉主動開口問道。
“這錢是拿來買家屬樓的。”
賴大娘回道,須臾,她眼睛掃了下自己家的屋子,和文莉說道:
“我家你也看到了,這房子啊,還是我和我們家老頭子剛進機械廠的時候分下來的,那時候啊,家里的五個孩子還小,五十多坪的房子,那是完全夠住了。”
“可這耐不住家里孩子會長大啊,我這肚子呢,也是不爭氣,生的五個孩子全是兒子。”
“他們呢,算能耐,也不算能耐,各個都憑自己本事上了中專,進了機械廠,也各自娶了妻,還多有工作,日子過得湊合。”
“唯獨呢,一個房子的問題,把我們困擾了不知道多少年。”
“五十坪的房子,我和我們家老頭占了八個平方,剩下的他們幾兄弟平分隔開的,在上面搭了個小閣樓做孩子們的房間,原來孫子孫女們小,這么住也還將就,但現在,大孫子大孫女各自長大,都到了要嫁人娶老婆的時候了,不能再湊合下去了。”
“一年多前,同樣也留在了城里的大孫子,回來給我說,他看上了一個姑娘,對方家里條件也還不錯,對我們家,對他都挺滿意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如果他們結婚了,住哪兒啊?得有間屋呀。”
“我們就和廠里申請了房子。”
“但廠里這些年吧,廠子里的規模在擴大,但這效益呢,也就夠給工人發工資的,根本就拿不出多的錢去造新的職工樓,有哪里有房子給我們分咯。”
“沒房子分不行啊,廠里也不止我們一家遇到這個問題,那是十家,上百家都遇到相同的問題了。”
“我們把一輩子都奉獻給廠里了,這基本的住的問題,廠里不能不給我們解決的啊。”
“為了解決這問題啊,我們就輪番的去找廠里領導說這事。”
“一次又一次,最后那怕事兒的廠長直接請病假給躲了,把這事扔給了周副廠長處理。”
周副廠長。
文莉知道這個人,就是袁月的外公。
文莉感覺,事情可能就出在這周副廠長的身上,她不禁問道:
“那周副廠長給處理這事了嗎?”
“處理了。”
賴大娘說起這話的時候,忍不住狠咬了一口老牙。
“他倒沒像廠長那樣當縮頭烏龜,也沒有不給我們解決問題,他很快拿了兩個方案出來給我們選。”
“一個,是和大家一起排隊等,等廠里效益上來了,有錢了,就開始建房,但這個是沒有確切時間的,只能慢慢等。”
“還有一個,就是建集資房。”
賴大娘說到這里,看向了文莉:“姑娘,你知道集資房吧?”
“恩,知道。”
文莉點點頭,集資房具體什么時候出現的她不清楚,但衢縣那邊最近一年多分配到職工的房子,大部分都是集資房。
她前世的時候也聽過,這個年代造了不少集資房。
“就是由上面批地,你們拿一部分錢出來,再廠里拿一部分錢出來造房子,到時候房子歸你們,但是產權是廠子里的。”
“對,就是這個!”賴大娘應道。
“周副廠長說,我們只需要出百分之四十的錢,剩下的百分之六十造房的錢由廠里出,每家每戶限購五十平。”
這聽起來倒是挺合理的。
“所以,大娘你們是選了造集資房?那,是出什么問題了嗎?”
“那可出了大問題了。”
“我們家里急缺房子,等著結婚呢,當然不能漫無目的的等廠里有錢造房了,我們家是第一個簽字交錢要建集資房的人。”
“有我們開頭后,接著和我們家近的幾家也簽字了。”
“再然后,人越滾越多,廠里已經有二百多家簽了字。”
“結果呢,我們字簽了,錢也交了,到現在一年多了,那房子就造了一個底出來。”
文莉聞言,不禁皺了皺眉:“這是怎么回事?”
“說是簽字造房的人家太多了,超出了廠里的預算,現在廠子效益越來越差,拿不出多余的錢來維持后續了。”
賴大娘說道這兒,攤了下手,苦笑一下。
“我們當初是相信廠子里,才把這么些年攢下的錢都拿去買了集資房。”
“結果沒想到是這樣子,我們去找周副廠長,周副廠長就一個字,等!”
“等廠子里條件好了,再繼續造。”
“那誰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去。”
“這事沒和上面反應嗎?”
文莉記得,這種事是有上面兜底的。
“反應了啊,所以我為什么說投訴無門呢,我們和上面反應了。”
“但上面也沒辦法,主要是在由我們廠里帶了頭要造集資房后,很快邊上的鋼鐵廠,水泥廠,輪胎廠也緊跟了上來,現在他們那邊也停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