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四場比賽,將有可能出現的轉折點,徹底湮滅。 賽后在一些有遠見的球員內心造成了一個疑問:籃球是否會因此改變? 就像奧尼爾與大衛-羅賓遜的出現,毀滅了中鋒,劉莽的出現,會不會讓未來三分大行其道? 好的中鋒苗子比八九十年代少? 這肯定不可能,每年都有很多中鋒苗子,有艾迪-庫里那樣的,有泰森-錢德勒那樣的、奧洛沃坎迪那樣的。 但是大衛-羅賓遜和奧尼爾,讓很多有身體天賦的年輕中鋒感覺只要能跳,或者只要有爆發力就可以稱霸籃球,奧尼爾很難有人復制,但大衛-羅賓遜,有很多身體素質接近的年輕中鋒苗子。 但這些中鋒苗子,只看到了奧尼爾的體型和爆發力,只看到了大衛-羅賓遜的運動能力,沒看到奧尼爾卡位時機的把握、沒看到奧尼爾的轉身和小勾手、沒看到大衛-羅賓遜的中投和切入時機的掌控、沒看到大衛-羅賓遜在擋拆和傳球方面的能力。 大部分身體素質好的中鋒,從高中開始就不想練技術了,只要長得高,能蹦能跳,就不怕選秀落選…… 劉莽的出現,可能會帶動一大波年輕人練三分,就像斯蒂芬-庫里那樣,推動籃球的發展,是不是好事可能等到幾十年后都無法下定論,但肯定有人會學劉莽的打法就是了! 有的球星已經開始準備主攻三分了,有的還在觀望。 不過劉莽和斯蒂芬-庫里有很大區別,劉莽中距離和籃下腳步有著更強的威脅,劉莽有靠三分威脅突破,不過劉莽本身突破能力就強。 最大的區別在于防守,劉莽防守已經接近一流水準了,籃下的協防更是頂尖水平,越高的中鋒他帽得越高興。 所以想要復制劉莽不大可能,有很多高中、大學甚至初中的學生,準備從某些方面入手,而最多的,自然就是三分這個相對來說最簡單的地方。 籃球是一個把球投進籃筐的運動,只要能把球投進,能有在NBA把球投進籃筐的能力,就有機會留在NBA,NBA滿打滿算,一共就450個球員,不是所有人都是天之驕子,哪怕在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國家是天之驕子,到了NBA,估計也夠嗆,沒有個特別突出,突出到足以排在世界籃球運動員中前500的能力,想要留在NBA很艱難。 所以,劉莽在三分線外的瘋狂,讓很多人想要學這一點,三分線外的位置那么多,總有一個點能投進。 不但如此,一些球隊也迫切的想要挖掘劉莽這樣的三分手出來,哪怕只有三分這一項都行。 球迷想的沒有職業球員和NBA球隊那么多,看著爽就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