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力所能及-《大唐遺民》
第(1/3)頁
至于糧食,前期可以用青鹽去換,清香谷種了三千多畝番薯,畝產五千至九千斤,等到清香谷十一月份番薯豐收的時候,所收獲的番薯夠十幾萬人吃一年。
這就是農耕文明對游牧文明的絕對優勢,用極少的耕地可以更多更多的人,游牧民族也許能在某一段時間對農耕文明有著一些優勢,但最終絕對是農耕文明勝出,游牧文明最后徹底淪為農耕文明的附屬,這是歷史的規律,不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清香城的衛生,自從云默找到兩個半吊子醫生之后,他就成立了一個衛生司,現在衛生司被歸于禮部之下,教人愛清潔講衛生,也是禮部的職責之一了。
所有人在初次進入清香谷的人,都必須泡一次石灰水,就連云默也不例外。當然要注意石灰水的濃度,一般在2-3%,泡石灰水的時候還要注意保護眼睛。
這兩千多才進入清香城的漢人,豈能例外,全部去石灰池子里面泡小半個時辰,頭發也必須泡到石灰水。
洗完之后還要一個人檢查,如果發現某人身上還有虱子,那就繼續下去泡半小時石灰水,這個沒有任何情面可講,這是關系到清香谷生死存亡的大事。
這些漢人奴隸身上那破破爛爛的衣服,全部放到大鐵鍋里面煮半個時辰,等到女人們把新衣服做出來之后,所有就發兩套新衣服。
用三天的時間,終于把新來的兩千人的清潔搞好,云默率先從中挑選了一千年輕人出來,余下的人被六部瓜分了。
戶部分到的人最多,有一千多人,因為他們要負責種田和開荒,工部分到的人次之,他們分到了八百多人,因為他們負責給土墻包磚、武器裝備打造、煉鋼、制鹽、制衣等。
其余四部也分到了幾十或者一兩百人,清香谷兩千六百八十三人,全部安排完畢。十八個只能讀完《千字文》和《三字經》的“讀書人”成了云默的左膀右臂。
雖然這十八個“讀書人”不會吟詩作對,但他們還是能把云默布置的任務按時完成,畢竟清香城現在就兩千多人,管理起來也不太難。
因為人手的增加,鋼鐵和火藥作坊也分到了更多的人手,大規模制造火器就了相應的基礎條件,畢竟西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芒硝和硫磺,只要有足夠的人手,想要多少火藥都有。
火槍火炮就不用去異想天開了,百度百科上面對或槍火炮的介紹內容少得可憐,云默在這方面也是半灌水,就憑他,根本不可能根據百度百科那點介紹就造出或槍火炮來,這不現實,也不科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