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真德秀初見楊易言語粗鄙,胡攪蠻纏,以為他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浪蕩公子哥,雖然氣憤,但卻不太在意。到了此時,見他越問越深,這才收了輕視之心,開始重視起來。向楊易問道:“敢問公子高姓大名?” 楊易道:“姓也不高,名也不大,問完問題后,自會告訴老先生。” 真德秀定了定神,想到楊易剛才的問題,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朱夫子當然是至誠君子,這diǎn卻是不用懷疑。” 楊易笑道:“原來朱夫子也是一位至誠君子啊?我這里有一首小詞,喚作卜算子,容我念給老先生聽聽。” 真德秀聽楊易這么一說,忽然想起一事,暗叫不妙,正欲打斷楊易,但此時楊易已經張口開聲,曼聲長吟:“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開花落終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待到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一首詞念完,楊易笑問真德秀:“老先生,這首詞怎么樣?” 真德秀一臉的難看,低聲道:“這是名妓嚴蕊的詞作,是首好詞。” 楊易又問:“老先生可知道這首詞是怎么來的么?” 真德秀嘆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世人訛傳先師因臺州知府唐仲友反對先師理學,因此被先師記恨,恰好那唐知府與名妓嚴蕊相熟,先師便以‘有傷風化’之罪名,命黃巖通判將她逮捕入獄,嚴刑拷打,逼其承認與唐仲友有染。那嚴蕊寧死不屈,不肯招供,后先師被人彈劾,岳霖任提diǎn刑獄,釋放嚴蕊時,問其歸處,她方才由此一詞傳世。” 楊易diǎn頭道:“原來老先生也知道此事由來。” 真德秀道:“此事鬧起偌大的風波,朝野震動,我等作為老師學生豈能不知?” 楊易笑道:“有此污行之人也配叫做君子?” 真德秀硬著頭皮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先師這是遭小人陷害,被人弄出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以污其身,使其名聲受損,其目的便是抑制我理學之傳播。事實上,以我老師的高潔品行,又豈能做出此等事來?” 楊易笑道:“這么說來,勾引倆尼姑以作妾室,此事也做不得真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