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熹當年之丑事,一向為門人弟子所忌諱,平素很少提及。≧小,..o但凡有機會,其門下弟子便會想方設法的將這些不利于朱熹的言語以及記載統統抹去,然后大肆鼓吹朱子的學問與理念,而對于其生平言行卻多數不提。 這也導致許多外地士子,不明究竟,不知真相,聽了理學傳人的一番鼓吹,還真以為朱熹是圣賢之人,所思所想,所行所說,真的是按照自己的主張躬行實踐,堪稱一代宗師。 今天被楊易一語揭破真形,院內大多數學子都是驚疑不定,打內心里不太相信此事為真,但是眼見真德秀支支吾吾,面露尷尬之色,縱然心里不相信,也不得不起疑心。 此時有那心直口快的士子便直言詢問:“真老先生,這狂生剛才所言可是真有其事?” 真德秀此時又氣又急,又是惶恐,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 剛才楊易以朱熹之言語衡量朱熹之言行,所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這種論diǎn最為犀利。 饒是真德秀飽學詩書,善于論戰,此刻也是彷徨無助,不知從何說起。怔然良久,方才低聲答道:“朱子先師,豈能會做此等下作之事?此事別有蹊蹺,乃是當初政敵故意陷害,偽造出來的事情,不足為信。” 楊易見他焦頭爛額、氣急敗壞的模樣,不由的笑道:“鴨子死了嘴硬!朱熹自己都承認了,且還是上表自陳,奏明天子。此事已成公論,連朱熹本人都認了的事情,你們偏偏要為他翻案,不知你等是何居心?又有何等的打算?” 真德秀紅著臉道:“子虛烏有之事,我等為何要承認?” 楊易道:“到了此時,你還嘴硬不服?” 真德秀道:“縱然朱子言行有失,但其推崇之理學卻沒有什么錯誤,所謂其人雖廢,其學流傳。更何況朱子言行到底廢還是不廢,還有待后人評價,豈是你一人紅口白牙所能定論?他所提倡的‘正心誠意’之說難道也是錯的?” 楊易搖頭失笑:“我跟你談人品,你跟我談學問,對我剛才的話的避而不談,難道這就是你的‘正心誠意’?” 第(1/3)頁